穆斯林民族

穆斯林民族

穆斯林:(英:Muslim)(阿拉伯語:مسلم),意思是順服伊斯蘭教的神安拉的人。這是伊斯蘭一詞的主動分詞。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蘭教徒。而穆斯林民族指的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等都是穆斯林民族。人、提穆里人、亞塞拜然人、土耳其人、土庫曼人(一說應包括中國境內的撒拉族)、卡拉卡爾帕克人、巴什基爾人、巴什科爾特人、達格斯坦人、韃靼人(包括中國境內的塔塔爾人)、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包括中國境內的烏茲別克族)、塔吉克人、吉爾吉斯人(包括中國境內的柯爾克孜族)、維吾爾人、中國回族(附東乾、保全、撒拉、東鄉等其他穆斯林民族)、車臣人、俾路支人、布拉灰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柏柏爾人(附摩爾人)、里夫人、卡比爾人、圖阿雷格人、努比亞人、貝扎人、索馬里人、斯瓦希里人、堯人、阿賈瓦人、茅利塔尼亞人、豪薩人、曼丁戈人、曼丁加人、沃洛夫人、索寧克人、馬來人、摩洛人、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布吉人、班查爾人、亞齊人、望加錫人、東南歐穆斯林族、阿爾巴尼亞人。

簡介

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現今的伊斯蘭國家或中世紀的阿拉伯帝國。2009年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占全世界的23%。穆斯林民族,即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穆斯林包括了穆斯林民族,因為許多非穆斯林民族也有許多伊斯蘭教信仰者,包括一部分行為語言伊斯蘭化的猶太人(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同屬閃族人種)、韃靼人等少數族群;尤其是包涵長期居住在伊斯蘭國家融入穆斯林民族中的少數族群。因為同樣的信仰,經過長期長期間的結合、同化、繁衍生息,終而形成伊斯蘭民族。總而言之,穆斯林民族,伊斯蘭教義所支配而構成之民族。

世界分布

中國回族穆斯林少年中國回族穆斯林少年

阿拉伯人、波斯人、吉蘭人、盧里人、馬贊德蘭人、庫德人、普什圖人、哈扎拉

人、提穆里人、亞塞拜然人、土耳其人、土庫曼人(一說應包括中國境內的撒拉族)、卡拉卡爾帕克人、巴什基爾人、巴什科爾特人、達格斯坦人、韃靼人(包括中國境內的塔塔爾人)、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包括中國境內的烏茲別克族)、塔吉克人、吉爾吉斯人(包括中國境內的柯爾克孜族)、維吾爾人、中國回族(附東乾、保全、撒拉、東鄉等其他穆斯林民族)、車臣人、俾路支人、布拉灰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柏柏爾人(附摩爾人)、里夫人、卡比爾人、圖阿雷格人、努比亞人、貝扎人、索馬里人、斯瓦希里人、堯人、阿賈瓦人、茅利塔尼亞人、豪薩人、曼丁戈人、曼丁加人、沃洛夫人、索寧克人、馬來人、摩洛人、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布吉人、班查爾人、亞齊人、望加錫人、東南歐穆斯林族、阿爾巴尼亞人。

中國分布

中國共有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他們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全族。

各族概況

回族 人口860.2978萬人(1990年統計),通用漢語,其先祖是來華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亞各穆斯林民族、回鶻人,與信奉了伊斯蘭教的漢、蒙、藏等民族長期共同生息、發展融合而形成的。接受了一些儒家傳統文化與習俗,並接受漢語為自己的民族語言,但保持了伊斯蘭的基本教義與教法。絕大多數屬遜尼派,教法上屬哈乃裴派。人口分布為大分散,小集中。

維吾爾族人口721.4431萬人(1990),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中大多數聚居在南疆。使用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其先祖是定居在中亞、新疆的回鶻人、突厥各部族及生活在中亞、新疆的其他部族長期共同生息、發展、融合而形成的。屬遜尼派中的哈乃裴派。

哈薩克族人口111.1718萬人(1990),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有3個自治縣: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及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使用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由漢朝時期的匈奴、烏孫、阿蘭、康居和中世紀的突騎施、葛邏祿、乃蠻等諸多部族長期共同生活、發展融合而形成的。屬遜尼派—哈乃斐派。

柯爾克孜族亦稱吉爾吉斯族,人口14.1549萬人(1990),80%聚居在南疆克孜勒柯爾克孜自治州境內,其餘聚居在南疆西部和北疆西部的其他縣城。使用柯爾克孜語,屬突厥語族,同時也使用維吾爾語。柯爾克孜—詞是從“柯爾”與“克孜”兩個詞組成,“柯爾”意為40,“克孜”意為姑娘,即40個姑娘。傳說古代柯族先民居住在今南西伯利亞葉塞河上游。公元2世紀建立了一個王國。40個姑娘因違犯了國王法度,10個人遷居於平川,後與其他部族繁衍生息,發展融合成近代柯爾克孜族。

塔吉克族人口3.3538萬人(1990),60%分布在帕米爾高原東部新疆塔什庫爾乾塔吉克族自治縣境內,40%散居在莎東、澤普、葉城、皮山等縣。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操東伊朗語。其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生活在帕米爾高原東部操東伊朗語的粟特、吐火羅、巴克特里亞等古老部族。公元1世紀初,生活在塔什庫爾乾一帶操東伊朗語的上述居民建立過王國。

烏孜別克族人口1.4502萬人(1990),散居在新疆烏魯木齊、伊寧、塔城、莎東、喀什等城市,使用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族名源自14世紀蒙古欽察汗國烏孜別克汗(1312—1340)。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在其封地裏海、鹹海周圍建立了欽察汗國,其第三代可汗烏孜別克歸信了伊斯蘭教,在汗國推行伊斯蘭化,烏孜別克逐漸成為汗國和居民的名稱。15世紀欽察汗國瓦解,部分居民東遷中亞,占領了布哈拉、撒馬爾汗、塔什乾等城市,和當地操突厥語的居民融合形成了中亞的烏孜別克族。自14世紀以來成批的烏孜別克商人、傳教師從費爾乾納來到新疆定居。

塔塔爾族人口4873人,散居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使用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與維吾爾、哈薩克族雜居,也通用這兩個民族的語言。“塔塔爾”、“韃靼”是同一名稱的不同譯音,是中國唐代北方突厥汗國統治下的一個遊牧部落,蒙古人興起後併吞了塔塔爾,遂稱為蒙古部落的一支。13世紀蒙古人西征時西方人、阿拉伯人把蒙古人統稱為塔塔爾。15世紀伏爾加河中游及卡瑪河流域的居民建立了喀山汗國,汗國的統治者自稱是蒙古人的後代塔塔爾人,塔塔爾遂逐漸成為喀山汗國居民的族稱。實際上,這一時期的塔塔爾人是欽察人,蒙古人、保加爾人等許多說突厥語的部族融合發展而形成的。16世紀信仰伊斯蘭的喀山汗國被沙俄併吞,塔塔爾人作為一個民族而存在。19世紀,伏爾加河流域、喀山等地區的塔塔爾商人、傳教師繼續來到北疆定居。

撒拉族人口8.7697 萬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和甘肅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等地。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無文字,一般通用漢文,不少人通藏語。撒拉族的祖先是中亞撒馬爾汗突厥部落的一支,公元13世紀,他們的先祖克爾馬尼及其第拉哈馬尼因不堪忍受統治者的壓迫,攜眷屬18人東遷,以尋找一個新的定居點。他們趕著一峰白駱駝,馱著一本大型手抄本《古蘭經》和故鄉的土,越過新疆來到青海循化發現一眼清泉就定居下來。

東鄉族人口37.3872萬人(1990)主要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現有31萬多人,其餘散居在臨夏其他縣、蘭州、寧夏、青海、新疆的昌吉、伊犁、塔城等地。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加雜不少突厥語、波斯語、阿拉伯語辭彙,無文字。對東鄉族傳說不一,一說是13世紀駐紮河州的蒙古軍隊將領歸信了伊斯蘭教,於是士兵也隨之歸信了伊斯蘭教。一說是來自中亞的色目人、回回人,一說是蒙古人、回回人、漢族等成分融合而成。“東鄉”意為東部鄉村,因為東鄉族定居於河州(今臨夏市)城東部山村而得名。

保全族人口1.2212萬人,主要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於臨夏自治州其他縣城及青海循化縣。使用保全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語言中夾雜著許多漢語借詞,大多數人通用漢語。其族原一般認為蒙古人西征歸來時把大批中亞、西亞穆斯林戰俘帶回中國,編成軍隊,幫助他們統一中國。戰後把這些軍隊留在原地駐紮屯懇。保全族是留在青海同仁地區戍邊屯墾的一支蒙古、回回士兵,同當地的漢、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 特產有保全族腰刀。

中國伊斯蘭教特點

伊斯蘭教一般認為是在唐朝永徽二年(公曆651年)傳入中國。那時是伊斯蘭光明的時期,距離穆聖很近的光陰傳過來的正教,是遜尼派的伊斯蘭教。中國的穆斯林走的是艾赫里?筍乃台?者嗎爾台的道路,即:符合聖行的大眾的道路。它被稱作蓋低目,即古老的、保守、守舊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中國的遜尼派一直保持著在7世紀以來的伊斯蘭傳統,沒有加以改變,因此也就保證了我們中國伊斯蘭教思想的純潔和正統。與當今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流派就有了區別。

習俗

婚俗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必須有證婚人到場,男方給女方一定數量的聘金。一般必須與同教人結婚,可以娶四位妻子(在符合條件下)。結婚儀式由阿訇主持,阿訇先詢問雙方是否同意,接著念“尼卡哈”(主婚經文),最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核桃、紅棗撒給親屬,婚禮就此結束。迎親與送親要互贈“份子”(喜錢),有的地方也有鬧房的習慣。結婚當天置辦筵席款待賓客,一般都是九碗一盤端或十三花(8個行菜,5個佐菜)。親友贈送禮錢、禮物祝賀。

葬禮

在人臨死前的彌留之際,近親屬要在枕旁默念“克里麥,團依拜”的經語。停止呼吸後,親人要順其肢體,合其眼睛,閉其齒口,整理容發,理展四肢,用一塊乾淨寬白布蓋住亡人全身,放置在寬敞通風的地方,按伊斯蘭教經典規定“三日必葬,葬必從儉”,外族、未洗浴者不許看亡者屍體。待葬期間不宴客,不披孝,不燒紙祭奠。葬埋程式大體有備殮、浴禮、殯禮、埋葬、墳墓五個方面。

(備殮) 裹亡人的白布殮衣稱“克番”(阿拉伯語譯音)。男人殮服3件,大殮(俗稱大臥單)等長如身,上下長出7寸,寬4.05(俗稱小臥單)等長如身,不留餘地,寬也是4.05尺;襯衣上至肩頭,下至踝骨,肩頭開縫,寬約1.2至1.3尺,另加帽子1頂。婦女殮服5件,除3件與男子相同外,另加裹胸及包頭各1件,一般為白平布3尺左右。 浴禮,也就是洗禮,由三人承擔,洗的順序為先淨下身,後洗頭、面部,再從上到下,先右後左,洗遍全身,用兩塊浴巾分別擦試上身和下身。然後將亡人移至早已準備好的克番布單上,一層一層包裹好,用白布帶系腰,紮緊頭和腳,浴禮就此完成。 殯禮,浴禮畢後,將死者裝入埋尼體(屍體)的大木匣子,頭北腳南置於安靜的室內或庭院的潔淨處,參加殯葬的人都要沐浴淨身,著清潔衣服,殯禮為舉意、抬手、大攢,不鞠躬,不叩頭,不跪坐,大攢4次,向左右說“三里阿木”,殯禮即成。(埋葬) 三日必葬,葬不擇時,實行土葬。人葬時將亡人托出木匣,“搭鋪”放入墓穴。墳取子午向,阿訇等跪墳北頭,送殯者跪在南頭誦經,然後埋葬。人死後七天、四十天、雙月、百天和周年祭祀,都要請阿訇誦經、走墳,還用燙麵炸油香(油餅)送親友,表示感謝。 (墳墓) 墓穴取南北向,長方型,一般深5尺多,最深不超過1丈,長6尺,寬3尺。掘成後,又依穴內東壁高1尺處另挖穿堂,長5尺多,寬3.5尺,高2尺,下平上拱,其北端留土台作假枕,入葬屍體放於穿堂內,用土坯封口,然後填土堆成拱形墓冢。

衛生

穆斯林諸民族歷來是愛清潔、講衛生的民族。回族穆斯林良好衛生習慣的形成,是以健康為前提,以科學為依據,從伊斯蘭教教法的嚴格規定逐漸演繹為生活習慣的。回族人除了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對生理衛生也非常注重。如男性兒童要行割禮,即割去生殖器官包皮,以免儲存髒物,感染疾病。回族也非常注重保護婦女的身心健康。教法規定,婦女在行經期間不得進行房事,婦女分娩後過四十天才能交媾等等。在宗教生活方面,教法規定,身體不潔淨者是不準進入大殿禮拜的,真主也不接受他們的拜功。因此,從穆罕默德時代起,穆斯林就養成了人人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並將講衛生作為對伊瑪尼(信仰)虔誠的表現。世界上清真寺星羅棋布,每座清真寺必有沐浴室。條件允許的穆斯林家庭都有按教規進行沐浴的設備,這是因為穆斯林每天五次禮拜以及聚禮、會禮、婚前、紀念先人祈禱活動前都要沐浴。?

穆斯林沐浴分大淨和小淨。大淨,阿拉伯語稱“胡蘇里”,即用淨水按程式洗滌全身。古老的方法是頭頂上掛一盛滿清水的吊桶,桶底有一塞著的孔。沐浴時,拔去塞子,清水即從頭流至周身。波斯語稱“阿布代斯”,即用淨水按程式清洗局部,使用特製的“湯瓶壺”,壺頸很長,盛水後持壺進行沖洗。先洗大、小便處,稱之為“淨下”。再將兩手洗淨,以右手窩水漱口、嗆鼻孔、洗臉和兩肘,並摸頭、耳、脖,最後沖腳。大淨是全身淋浴,然而淋浴前也要淨下、漱口、嗆鼻孔,浴後也要衝腳。凡在房事、遺精、月經和產期血淨後必須進行大淨。凡在嘔吐、流血、睡眠和便後等再作禮拜時,必須進行小淨。無論大淨或小淨,其洗滌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必須是淋浴式的,而絕不許用盆和桶洗滌,更不能在浴池內洗滌,因為手和肢體一進入盆和桶內其水便被認為是污水,即不能用手再洗滌其他部位。教法還規定穆斯林要常剪甲、理髮、淨腋毛和臍下毛等。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人養成了飯前、便後用“湯瓶壺”盛水洗手的良好習慣。如果你到回族家庭去作客,豐盛的筵席旁,必定放有一壺清水,這是專門給您食前淨手用的。講究衛生是回族的傳統美德,是其對生活方式的科學取向和嚴格規範,也是其追求上乘生活質量的表現,更是其民族素質和文明行為的經典展示,無論對個人、民族和國家都有好處,應大力提倡,不斷繼承和發揚。?

飲食禁忌

伊斯蘭教是一個有一定飲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於《古蘭經》的規定,即:死動物(包括因打、摔、觸、勒、電等原因而自死的動物)、流出的血、豬肉和非誦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以及酒。伊斯蘭教之所以禁止信徒食用這些東西,是出於"重視人的性靈純潔和身體安全"。動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為衰老,或為中毒,其肉不可食;血液乃動物所需各種養分的輸送渠道,往往殘存有害物質,不可食;豬形態不佳,不擇食物,性情懶惰,為《古蘭經》所禁止,故不可食。至於禁食"非誦安拉之名屠宰的"動物,是因當時多神教徒殺牲畜時,必誦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名字。伊斯蘭教為了從思想上消除一切形式和意義上的多神崇拜,遂禁止食用誦偶像之名而宰的牲畜,要求信徒宰牲時應誦安拉(真主)的名字,以示區別。至於酒,在伊斯蘭教初期僅限制用量,以不醉為限,後因有人酒醉出現貽誤正事,影響團結的行為,遂宣布為禁物,不可飲。

節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波斯語稱“肉孜節”。與“宰牲節”、“聖紀”並稱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視開齋節為盛大節日,稱之為“大爾德”。時間是伊斯蘭教曆十月一日。是日早晨沐浴盛裝,喜氣洋洋地赴寺參加會禮,並按規定交納開齋捐(即索德蓋?菲退勒),藉以完善全月齋功,周濟貧窮,共度佳節。會禮結束時,互道“色蘭(目)”,表示節日祝賀,並依禮俗宴請賓客,互贈節日食品。穆斯林有的在家誦讀《古蘭經》,祈求真主賜福;有的游墳誦經,悼念亡人。新疆地區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民族穆斯林稱此節為“小爾德”。此間除舉行上述儀式外,還依照民族習俗歡歌載舞,以示慶賀。

開齋節是中國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的盛大節日。

宰牲節

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阿拉伯語“爾德?烏祖哈耶”的意譯,亦稱“古爾邦節”。意為“獻祭”、“獻牲”,亦為朝覲功課的主要儀式之一。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又稱“忠孝節”。時間是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即朝覲的最後一天。是日,通用漢語和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族穆斯林,盛裝赴寺參加會禮。禮畢有條件者宰牲,其中一份牲肉施散窮人,一份饋贈親友,一份留為自用,並游墳誦經,宴請親友。有的地區穆斯林在節日前齋戒10日,與“萊麥丹月”30天齋相比,少其三分之二,故有“小爾德”之稱。中國新疆地區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族穆斯林,特別重視此節日,是日除盛裝參加會禮、宰牲宴請賓客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聯歡和民族體育活動,歡慶歌舞延續數日,故稱為“大爾德”(即大節日)。

聖紀節

伊斯蘭教傳統節日之一。阿拉伯語“茂魯德節”的意譯,與開齋節、宰牲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亦稱“聖紀”。據傳,阿拉伯太陰曆元年(象年)三月十二日(公曆571年4月20日)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之日。希吉萊歷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曆632年6月8日)又是先知穆罕默德歸真之日,故稱“聖忌”。穆斯林習慣上把生日和歸真日合併紀念,亦稱“聖會”。屆時,中國大多穆斯林聚眾舉行紀念活動,誦經、贊主贊聖,宣講穆聖傳教歷史和聖訓以及個人生平事跡等。還要宰牛羊集體設宴慶賀,表示對穆聖的緬懷。而“茂魯德”意為“穆聖誕辰”,系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穆斯林對“聖紀日”的稱謂。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先知、信後世。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所謂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

六大信仰

基本信條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這在我國穆斯林中視其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內容。具體而言又有六大信仰之說:

1、信安拉。伊斯蘭教是嚴格的一神教,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別無神靈,安拉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古蘭經》第112忠誠章稱:“安拉是真主,是獨一的主,他沒生產,也沒有被生產;沒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敵。”據《古蘭經》記載,安拉有99個美名(99種德性),是獨一無二、永生永存、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創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運的無上權威。信安拉是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體現了其一神論的特點。

2、信天使。認為天使是安拉用“光”創造的無形妙體,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國和地獄,並向人間傳達安拉的旨意,記錄人間的功過。《古蘭經》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來(Jibra'il)、米卡伊來(Mikal)、阿茲拉伊來(Azral)及伊斯拉非來(Israfil),分別負責傳達安拉命令及降示經典、掌管世俗時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審判的號角。

3、信經典。認為《古蘭經》是安拉啟示的一部天經,教徒必須信仰和遵奉,不得詆毀和篡改。伊斯蘭教也承認《古蘭經》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經典(如《聖經》),但《古蘭經》是比其它一切經典優越的,《古蘭經》是包羅其它一切經典的意義,信徒即應依它而行事。

4、信先知。《古蘭經》中曾提到了許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薩、爾撒(即《聖經》中的亞當、諾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只有安拉知道他們的數目,使者中最後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偉大的先知,是至聖的使者,他是安拉“封印”的使者,負有傳達“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因為他是被安拉派遣到人神兩類的使者,只要信仰安拉的人都應服從他的使者。 所以伊斯蘭教是集閃族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哈尼夫思想、伊斯蘭教)之大成的宗教。

5、信後世。伊斯蘭教認為:整個宇宙及一切生命,終將有一天全部毀滅。然後安位使一切生命復活,即復活日來臨。 《古蘭經》第五十五章第二十六節:“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將終朽壞。只有你的具有莊嚴和尊貴的主的本然長存。”又說:“的確,你們在復生日將被復活”。復生日到來的時候,一切生命的靈魂都將復返於原始的肉體,奉安拉的命令而復活,並接受安拉最終的判決:行善的人將進入天堂,永享歡樂;作惡的人將被驅入地獄,永食惡果。伊斯蘭教所提倡的兩世兼顧,號召穆斯林要在現世努力創造美滿生活,同時也應該以多做善功為未來的後世歸宿創造條件,兩者相輔相成。從某種意義上講,相信後世可以制約人們今生的行為。

6、信前定,就是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預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變更,唯有對真主的順從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願,而此“前定”非“宿命”真主可以更改,只有通過虔誠的向安拉祈禱和努力,真主才會使其結果發生變化。

穆斯林五功

伊斯蘭教學者根據《古蘭經》內容,將五項基本功課概括為:念、禮、齋、課、朝。穆罕默德謂:“伊斯蘭建築於五項基礎之上:誠信除安拉外,別無他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履行拜功,出納天課,朝覲,封萊邁丹月之齋”。中國伊斯蘭教學者王岱輿譯著的《正教真詮·五常章》謂:“正教之五常,乃真主之明命,即念、施、戒、拜、聚之五事也。”

念功:信仰的確認。即念清真言(al-Kalimah a1—Tayyibah)。“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是信仰的表白(即:“作證”)。當眾表白一次,名義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

《正教真詮·五功章》謂念有二:“曰‘意念’、曰‘贊念’。意念者,念念不忘於主,忘者喪心也,念者仁心也”。“贊念者,感贊主恩,歌頌聖德也”。《天方典禮·五功篇》謂:“念,知所歸也”。“念主則心有所歸,而不致流蕩忘返。蓋真主為大化根源,萬命所自出。凡欲返本命之初,務以真主為準向,斯得所要歸,而身心俱有收束矣”。

禮功:信仰的支柱。每日五次禮拜,每周一次的聚禮拜(即主麻拜),一年兩次的會禮拜(即古爾邦節和開齋節的禮拜)。禮功是督促穆斯林堅守正道,對自己過錯加以反省,避免犯罪,給社會減少不安定因素,為人類和平共處提供條件。

《正教真詮·五功章》謂:“禮者,朝拜真主,祝佑君親,乃天理自然之節文也。真主清淨無形,不落方位,朝拜者,統萬形而渾於無形也”。《天方典禮?五功篇》謂:“禮,踐所歸之路也”。“禮拜者,踐其原來所歷之境,而步步漸次以返之也。當日自主命,步步郵遞,以至於今生;今日即由此生,步步郵遞,以復歸於主命,此禮拜之至義也”。

齋功:寡慾清心,以近真主。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的萊麥丹月“回曆九月”,白晝戒飲、食和房事一個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後方開。但封齋有困難者,如病人、年老體弱者和出門旅行者、孕婦和哺乳者可以暫免,或過時再補,或納一定的濟品施捨。

《正教真詮·五功章》謂:“齋者,戒持也,戒自性而持智慧也”。《天方典禮·五功篇》謂:“齋,以絕物也”。用無為之功,而效無求之法也。無求於物,自能絕物,絕物而無擾於性,則本性復而不二於主矣”。

課功:課以潔物。也稱天課,是伊斯蘭對占有一定財力的穆斯林規定的一種功修。伊斯蘭認為,財富是真主所賜,富裕者有義務從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中,拿出一定份額,用於濟貧和慈善事業。“營運生息”的金銀或貨幣每年抽百分之二點五,農產品抽十分之一;各類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課的用途,《古蘭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天課的用途在各國或各地區不完全相同。《正教真詮?五功章》謂:“課施有二:曰己之施,乃身心智慧,施於主,施於君親,施於天下也,物之施,乃以財帛谷粟之類,施於危困,濟其饑寒也”。《天方典禮·五功篇》謂:“課,以亡己也”。“求道之士,外亡諸物,內亡諸己,則繫戀之念全消,沾染之事悉化,不必刻意求道而道,自不覺其渾融妙合矣”。

朝功:復命歸真。是指穆斯林在規定的時間內,前往麥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課活動的總稱。 教歷的每年12月8 - 10日為法定的朝覲日期(即正朝)。在此時間外去瞻仰麥加天房稱為“歐姆爾”(即“副朝”)。所謂“朝覲”一般是指“正朝”。凡身體健康,有足夠財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況下,一生中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是必盡的義務。不具備此條件者則可以進行代朝。

《正教真詮·五功章》謂:“朝者,太聚天下萬國之人,以全約信也。愛之開闢之初,降人祖於天房,闡主明命,修道立教,及化行日久,人物日增,則漸流於四方。流被漸遠,日趨於迷,旁枝側派,始於此矣。真主憫世人離散,忘自己之從來,乃命阿丹闡揚大眾,平生一次,朝覲天房,參悟正道”。《天方典禮·五功篇》謂:“朝,復命而歸真也”。“命朝覲者,使絕域登途,去其貪戀,以近本原也”。

一些伊斯蘭教學者認為在五功之外再加一項“聖戰”(為安拉之道而戰),成為“六功”,但是並不為大多數伊斯蘭教學者所認同。

遵守五功是穆斯林信仰虔誠的基本體現。五功中“念”為本,“禮”為綱,五項天命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構成了系統完整的伊斯蘭教功修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