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癭蚊

稻癭蚊

稻癭蚊別名稻癭蠅。以幼蟲在水稻秧苗期和分櫱期侵入生長點,被害葉鞘癒合形成蔥管狀,俗稱“標蔥”,受害稻株不能抽穗而造成嚴重。

基本信息

稻癭蚊

稻癭蚊(PachydiplosisoryzaeWood-Mason)

稻癭蚊稻癭蚊

以幼蟲在水稻秧苗期分櫱期侵入生長點,被害葉鞘癒合形成蔥管狀,俗稱“標蔥”,受害稻株不能抽穗而造成嚴重。

形態特徵

稻癭蚊屬雙翅目,癭蚊科。成蟲外形似小蚊子,淡紅色,體長3~4.5毫米,翅展6~9毫米。觸角黃色,15節,但第3~14節的形狀雌雄不同:雌蟲近圓筒形,中央稍凹;雄蟲葫蘆形,中央明顯收縮。頭小,複眼黑色,占頭部的一大半。

稻癭蚊稻癭蚊

中胸發達,小盾片隆起如駝峰。前翅透明,僅有4條翅脈。後翅退化成平衡棒。卵長圓形,長約0.5毫米,初產乳白色;後變紫紅色。幼蟲體長4~5毫米,蛆狀,前胸腹面有一紅褐色叉狀骨。蛹體長約4毫米,長橢圓形,橙紅色,頭頂有1對分叉的額刺,前胸背面前緣有1對背刺。

生活史

在南方稻癭蚊一年發生6~8代,世代重疊,但成蟲盛發的峰期表現明顯,以幼蟲在游草、再生稻和野生稻上越冬。越冬代成蟲始見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以4月居多。通常年中發生情況是:第1、2代發生數量少,為害早稻輕,第3代以後數量激增,每年7~10月的3~7代為盛發期,危害中、晚稻嚴重。水秧比旱秧發生多。夏秋多雨高濕年份發生重。成蟲夜間羽化,當晚交配,次晚產卵,有趨光性。雌蟲平均壽命為36小時,雄蟲為12小時。每雌平均產卵180~200粒。卵多散產在葉片上,少數產在葉鞘、心葉、穗部。幼蟲多在天亮前孵化,初孵幼蟲藉助露水爬行,經葉鞘間隙或心葉侵入稻株生長點取食為害。老熟後在蔥管內化蛹。近羽化時,蛹升至蔥管頂端,用額刺刺穿一羽化孔,然後鑽出羽化,在羽化孔口留下白色的蛹衣。

綜合防治

農業防治

(1)在冬春期成蟲羽化前,結合漚肥,剷除越冬寄主游草和野生稻等,減少蟲源;做好糊田埂工作,消滅越冬孳生地。

(2)晚稻採用旱播育秧。

(3)種植抗蟲品種:如植選一號,植抗一號,抗蚊一號,抗蚊二號和抗蚊青占等,都是近年來在廣西推廣種植的抗蚊品種。

(4)癭蚊危害的重災區不栽植中稻。

藥劑防治

(1)特別注意抓好晚造秧田防治:每畝用3%呋喃丹顆粒劑4公斤,或用50%嘧啶氧磷乳劑500毫升作根區施藥,可防治整造秧田期免受稻癭蚊為害。也可以掌握在成蟲盛發期用25%喹硫磷乳油的1500倍液噴霧。

(2)插秧前,用90%敵百蟲800倍液浸秧後再插植。

(3)本田期移植後6~8天或初現“大肚”秧苗時,每畝用3%呋喃丹,或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3~4公斤;或10%益舒寶顆粒劑3公斤加細土30~40公斤撒施,施毒土時田內要有1寸左右的水層。

更多

稻癭蚊稻癭蚊

稻癭蚊中國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和雲南南部;在越南、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除主要為害水稻外,也取食野生稻和游草等。幼蟲侵蛀水稻生長點。使葉鞘受刺激長成“蔥管”狀。中國原只在局部山區發生嚴重;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單、雙季稻混栽區和雙、三季稻混栽區,有蔓延擴大為害趨勢。 成蟲似蚊,體長3~5毫米,橘紅色(雌)或淡黃紅色(雄),觸角黃色,腹部末端有1對瓣狀片;卵長橢圓形,初時乳白色,後變紫紅。老熟幼蟲體長3.3毫米,紡錘形,乳白色,第2節腹面有一紅褐色的叉狀胸骨片;蛹體長約4毫米,橘紅色,頭部有分叉的額刺1對,前胸背面前緣具刺 1對。在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雲南一年發生6~8代,廣東南部和海南島9~11代,一般在第3代以後發生數量激增,中稻、單季稻、晚稻秧田和本田易嚴重受害。多數以第 1齡幼蟲在田邊、溝邊、壩邊游草上越冬,也可在再生稻或野生稻秧苗上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卵散產在嫩葉片上,少數在葉鞘上。每雌可產卵130~230粒,飛行力弱。幼蟲多在黎明前孵化,初孵幼蟲藉濕潤露水作短距離爬行,從葉鞘上部和葉舌縫隙侵入葉鞘內側,或侵入生長點和腋芽。受害秧苗基部顯著膨大的稱為蔥管,或稱“大肚秧”,是典型症狀。蛹在蔥管內可上下移動。稻癭蚊生活的適宜溫、濕度約為23~27℃和相對濕度90%以上。不耐高溫乾旱。降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有利發生。種植制度複雜的混栽稻區,因幼蟲在田間易與適於侵蛀的苗期和分櫱期相遇,存活率大,繁殖力強,可促使大發生。水稻抗性品種不適於成蟲產卵,受害較輕,天敵主要是寄生蜂,如黃柄黑蜂、斑腹金小蜂稻長距鏇小蜂等。防治方法:冬春結合積肥剷除游草,壓低蟲源;改進栽培技術,施足基肥;培育抗性品種;掌握成蟲羽化和幼蟲孵化高峰期,施用樂果、磷胺和呋喃丹等,根區施藥效果更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