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龍鎮

程龍鎮

程龍鎮位於龍南縣的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鎮村面貌大為改觀,民眾生活逐步進入小康水平,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勢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程龍鎮位於龍南縣的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東接渡江鎮、西接全南縣、南鄰東江鄉臨塘鄉、北界安基山林場、龍小公路、桃江河水穿境而過。據有關資料顯示,程龍鎮下轄6個行政村,80個村小組,2249戶, 8588人。全鎮共有262名黨員(其中農村黨員226名)。鎮機關幹部34名 。
程龍鎮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全鎮廣大幹部民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鎮村面貌大為改觀,民眾生活逐步進入小康水平,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勢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農村經濟

程龍鎮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據有關資料顯示,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50萬元,財政收入達到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53元,全鎮經濟穩步增長,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政治保持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農業產業步伐進一步加快程龍鎮積極鞏固臍橙種植、西瓜生產、“山王雞”養殖,加大對主導產業的扶持力度。圍繞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做了三大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強“山頭”經濟,掀起了第二輪“山上再造”高潮,堅持開發與管理並進,繼續推行和完善了“五統一分”的果業開發模式,著力做大做優臍橙產業,走興果富民強鎮之路。據有關資料顯示,全鎮已有新老果園5300多畝,形成了四個千畝果業帶,實現了戶平5畝果,人平半畝園。以臍橙為主的果業成為程龍鎮的支柱產業,豐產期農民戶均增收6000多元。程龍鎮引導農民以短養長,採取“五個統一”的模式,大力推廣飼養“山王雞”新技術,全鎮達到年飼養“山王雞”30多萬羽的規模。在此基礎上,程龍鎮還積極培育新型產業,如工業原料林、水電加工業,新種植桉樹3.2萬畝,新建水力發電站八座,裝機容量6000千瓦,年發電量達2100萬度。二是做優“田頭”經濟。引導農民“土裡刨金”,調優調精種植結構,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和蠶桑園,使有限的耕地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程龍鎮種植西瓜面積2萬多畝,新種蠶桑500多畝,種植佛手瓜甜椒3500多畝。三是做好勞務經濟。對於農村富餘勞力,一方面組織他們到龍南縣外引內聯企業務工,另一方面向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搞好勞務輸出,每年增加大量的打工收入。據統計,全鎮現有外出務工人員2000多人,戶平1人在外打工,打工成為程龍鎮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2008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120萬元,財政收入達到10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23元,比2007年增加348元,增長8.14%。全鎮經濟穩步增長,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政治保持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新農村建設工作深入推進
近年來,我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全鎮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新村鎮建設工作在鞏固往年建設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圩鎮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嚴格按照“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一綠”的要求,著重抓了4個省扶新農村建設點。尤其是良下燕橙園新村作為精品點,嚴格按“五新一好”要求進行了整體規劃建設,籌資100多萬元新建了集培訓、娛樂、水果批零為一體的多功能社區服務中心,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8年度全縣十佳整治建設自然村莊。新產業發展方面,在山上推廣了“五個一”的立體種養模式,即:一戶一片果、一棟房、一欄豬、一個池(沼氣池、山塘)、一窩雞。全鎮果園面積達到6800畝,年出欄生豬1.2萬頭,年出籠山王雞超過60萬羽。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8年度全縣發展新產業先進單位。新經濟組織方面,鞏固擴展了臍橙協會、山王雞協會,切實為農戶提供產供銷服務,有力促進了山王雞和臍橙產業的壯大。培育新農民方面,在健全完善鎮村兩級培訓網路的同時,重點抓了良下燕臍橙培訓基地硬體建設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了臍橙種植技術培訓,有效提高了農戶的種養技能。廖春陽、鍾賢愛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8年度全縣農村能人。
——招商安商工作成效顯著
一年來,鎮政府致力於程龍經濟的發展,著力打造“我助你發財,你助我發展”的雙贏平台。完成了中國(深圳)家具協會龍南教育學院和龍小線至家具學院專用道路涉及的土地徵收任務,耐心細緻地解決了大量的涉及土地、房屋、山林、勞資等方面的矛盾糾紛,確保了家具學院和專用道路的順利建設。到2008年底為止,契約資金1.2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深圳)家具協會龍南教育學院項目,已完成進資4000多萬元,學院實訓樓、學生宿舍、廚房等一期工程已興建完成,投資280多萬元,長2.715公里的龍小線至楊梅公路路面硬化已完成。項目的引進和順利實施對我鎮乃至全縣的第三產業和勞務經濟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安商的同時,政府更注意外樹形象,內營環境,大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按要求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工作任務。
——生產生活環境逐步改觀
一方面結合新農村建設實施農村舊房整治、拆舊建新、硬化綠化,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另一方面,加大教育、衛生和農村用水投入,投資50萬元的程龍中心國小德賽樓及附屬設施正在興建,工程完工後將使我鎮中心國小教學功能更加完善,學校管理更加規範;投資10多萬元的龍秀西湖灌區修復工程基本竣工,較好地解決了旱季民眾生產灌溉用水緊張的問題;投資30多萬元的程龍衛生院已全面裝修完畢並正式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我鎮民眾的醫療衛生條件。
——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大力實施民生工程,認真貫徹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及“兩免一補”相關檔案精神,九年義務教育不斷鞏固,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著力改善民生,關心弱勢群體,訪貧問苦,完善社會保障,對符合條件的困難民眾納入城鄉低保範圍,做到了應保盡保。紮實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農民參合率達到92.73%,排名全縣前列。文化衛生事業不斷發展,計畫生育工作有較大起色,突破了一例“兩非”案件。

新農村建設

程龍鎮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思路,精心籌劃、周密部署,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使全鎮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是全面完成了村鎮規劃的編制工作。按照“政府引導、民眾主體、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編制”的原則,集中有限的技術力量和財力,通過現場測量、徵求意見、民眾表決、規劃和製圖,全面完成各村的規劃編制工作。二是抓了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的建設工作。在全面開展 “三清三改”工作的同時,分別抓了楓樹下、良下燕、乾前、灣仔、耀前、園背、盤石、龍星、聶徐、大壩、西湖、瑪瑙坑、上學堂、青燕山、下只屋、崗上、上下圍、崗尾等十八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的建設,其中楓樹下和上下圍示範點建設多次獲得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三是開展了文明路創建活動。對公路沿線的違章建築、破舊房屋、棚舍、建築垃圾、亂堆亂放等現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工作,並組織廣大幹部民眾對沿線進行了統一整治、清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得到了上級和民眾的好評。四是推進了農民新村綠化美化工作。通過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了農民新村的建設步伐,並且根據農民的建房需求,在各村有計畫地規劃了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具有田園風光的新型農民小康新村。

旅遊景點

楊梅千年古樹群水上娛樂休閒風景區位於程龍鎮楊梅村境內,桃江河中上游,距龍南縣城15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該風景區是龍南乃至贛粵邊境旅遊資源中獨具特色的湖光山色自然風光遊覽區,是人們休閒、度假、回歸自然的理想去處。因1969年興建牛跡潭電站,攔河築壩,使水位上升,江面增寬100—150米,形成碧波蕩漾,兩岸蒼松翠竹、奇石古樹、四季鳥語花香、猶如人間仙境的丹霞風光,人稱“龍南小三峽”。特別是景區內的千年古樹群將會給遊客帶來許多迷人的傳說。楊梅千年古樹群水上娛樂休閒風景區是由極其清澈寬闊的水域,兩岸秀美的風光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據初步調查發現,區內景點非常豐富,有仙女湖、千年古樹群、五梅山庵、三合古廟、寶蓋石、和尚石、喜鵲崖、穿石瀑布、雄鷹展翅峰等二十多處景物景觀。

名優特產

程龍山王雞:據有關資料顯示,程龍鎮現有年飼養千羽山王雞的專業戶60多戶,年出籠肉雞30多萬羽。飼養成活率高,飼養技術已達到先進的水平。飼養方式採用山地放養,雞的活動範圍廣闊、自由採食野草和蟲子,呼吸的空氣新鮮清爽。雞的外觀健康活潑、清秀,肉味清香,湯味純正、清澈少油脂,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已經是龍南縣城及周邊縣的知名品牌。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山王雞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程龍鎮的養雞專業戶已經具備一定的技術,養雞規模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