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鑄

程文鑄,又名程麗川,莆田縣涵江七埭里鄉溪口村人,生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先後到東南亞5國及香港、台灣等地經商。50年代初定居香港,經營航運業。

程文鑄(1907~1992年)
程文鑄,又名程麗川。莆田縣涵江七埭里鄉溪口村(今莆田縣梧塘鎮溪游村)人。生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幼時家貧,僅讀一年半私塾,就輟學務農。民國17年(1928年)秋起,他在涵江宮口經商。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先後到東南亞5國及香港、台灣等地經商。50年代初定居香港,經營航運業。
40年代中期,文鑄在溪口村創辦蒲江國小,招收學齡兒童入學,免收其學雜費。50年代初期,獨資為蒲江國小新建教學樓,並捐款人民幣6萬元為學校教育基金。民國36年秋季至1953年春季,獨資在涵中中學附設高級普通商業職業科,培養財經人才。
1951年,文鑄獨資在涵中中學新建教學樓和平樓;1952年,又與香港同胞集資再建民主樓,還捐款給莆田中學建教學樓。
在抗美援朝中,文鑄慨捐巨款,支援祖國,保衛家鄉。
解放初期,文鑄不顧個人安危和利益,毅然接受國家重託,於1951~1967年,先後在香港創辦三興船務公司、僑利船務公司、友聯修船廠。在這期間,並租用外籍輪船,沖破台灣海峽重重封鎖,來往於香港、福州、涵江、泉州、廈門和上海之間,把福建的土產、木材運往海外,把緊缺的建材、軍用物資運進國內。他多年所經營的福建省各口岸的航運業務,所屬各輪船雖屢遭騷擾,但他歷盡艱險,做了大量的艱苦工作,為打通福建省的海上交通,促進內地與海外的交通運輸業和福建省經濟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其後文鑄又把財產奉獻給國家,並創辦益豐船務有限公司,且建立了船隊,為國家和香港航運事業作出一定的貢獻。
80年代,文鑄為了促進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不顧年老體弱,奔走於閩港之間,促成香港到廈門、福州客運航線的開闢。他待人誠摯,謙遜坦率,清廉端正,愛國愛鄉。曾任政協福建省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4年,為了表彰文鑄捐資辦學的功績,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金質獎章。
1992年8月,病逝於北京,終年8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