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基礎[謝書良著作]

程式設計基礎[謝書良著作]

《程式設計基礎》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謝書良主編,針對從來沒有接觸過程式設計的讀者編寫的零起點入門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8章,第1章主要介紹程式設計的概念和程式運行的環境,第2章介紹了基本的數據類型、運算符與表達式,第3章介紹面向過程程式的順序、分支選擇和循環三種控制結構,第4章至第7章分別介紹了數組、指針的概念,結構體和其他數據類型,函式及其調用,內容涵蓋了C++面向過程程式設計內容,與C語言教材完全兼容。第8章是體現《程式設計基礎》特色的一章,分別介紹了“小型通訊錄查詢系統”和“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設計過程並附有完整代碼,作為最後的“課程實踐”還提供了兩個控制台工程樣例。《程式設計基礎》還為授課教師提供精心設計的配套電子課件、全部例題原始碼、自測練習題答案和部分題目的原始碼,可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上下載。
《程式設計基礎》可作為高等院校涉及程式設計的相關專業程式設計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和有志於程式設計的社會青年的自學用書。

作者簡介

陳明,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獲德國科學聯合會DFG基金於德國圖濱根大學計算機學院做神經網路綜合技術研究。教育部計算機及套用教學指導組成員(1996-2000),《計算機科學與探索》編委,《計算機教育》編委,中國計算機學會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理事(1996年-2010年),中國計算機學會開放式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教育專委會常委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組組長,全國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IT&AT教育工程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文科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3年獲北京市教學名師獎。撰寫並出版計算機教材、專著及譯著82種。其中有多種教材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以及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項目,曾獲部級數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北京市《計算機軟體基礎課程》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參加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主要從事分布計算及計算智慧型方面的研究,培養了三百二十餘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研究生。在《計算機學報》、《軟體學報)》、《通信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與會議上發表論文130餘篇。

圖書目錄

程式設計基礎程式設計基礎
第1章程式設計概述
1.1基本概念
1.2算法概述
1.3數據的輸入與輸出
1.3.1數據輸出
1.3.2數據輸入
1.3.3一個簡單的C++程式
1.4C++程式的結構
1.5程式運行的流程
1.6C++程式的上機環境——VC++6.0集成開發環境簡介
第2章基本數據類型、運算符與表達式
2.1數據的基本類型
2.2變數
2.2.1標識符命名
2.2.2變數的聲明與初始化
2.2.3使用變數時的注意事項
2.3算術運算符與算術表達式
2.3.1基本的算術運算符
2.3.2算術表達式和運算符的優先權與結合性
2.3.3表達式中各類數值型數據間的混合運算
2.3.4強制類型轉換運算符
2.4常量
2.4.1整型常量
2.4.2實型常量
2.4.3字元常量
2.4.4字元串常量
2.4.5宏常量
2.4.6const常量
2.5賦值運算符與賦值表達式
2.5.1賦值運算符
2.5.2賦值過程中的類型轉換
2.5.3複合的賦值運算符
2.5.4賦值表達式
2.6自增1和自減1運算符
2.7逗號運算符與逗號表達式
自測練習題
第3章面向過程程式的控制結構
3.1在輸出流中使用控制符
3.2用輸出函式printf進行格式輸出
3.3字元數據的輸出與輸入
3.4編寫順序結構的程式
3.5關係運算與邏輯運算
3.5.1關係運算符與關係表達式
3.5.2邏輯常量和邏輯變數
3.5.3邏輯運算與邏輯表達式
3.6分支選擇結構與if語句
3.7if語句的嵌套
3.8條件運算符與條件表達式
3.9多分支選擇結構與switch語句
3.10編寫分支選擇結構的程式
3.11循環結構和循環語句
3.11.1用while語句構成循環
3.11.2用do-while語句構成循環
3.11.3用for語句構成循環
3.12循環的嵌套
3.13流程控制的轉移
3.13.1continue語句
3.13.2break語句
3.13.3goto語句
3.14編寫循環結構的程式
自測練習題
第4章數組
4.1.1一維數組的定義
4.1.2一維數組元素的引用
4.1.3一維數組的初始化
4.1.4對數組元素的賦值
4.2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4.2.1二維數組的定義
4.2.2二維數組元素的引用
4.2.3二維數組的初始化
4.2.4二維數組的套用舉例
4.3字元數組與字元串簡介
4.3.1字元數組的定義
4.3.2字元數組的輸出和輸入
4.3.3字元串處理函式
自測練習題
第5章指針
5.1指針與指針變數
5.2指針與數組
5.2.1用指針操作一維數組
5.2.2用指針操作二維數組
5.2.3用指針數組操作二維數組
5.3指針與字元串
自測練習題
第6章其他數據類型
6.1結構體145
6.1.1結構體類型的定義
6.1.2結構體變數
6.1.3結構體數組
6.2指針與結構體
6.2.1指向結構體變數的指針
6.2.2指向結構體數組的指針
6.2.3用指針處理靜態鍊表簡介
6.3共用體(聯合體)
6.3.1共用體類型的定義
6.3.2共用體變數
6.4枚舉——基本數據類型
6.4.1枚舉類型的定義和枚舉變數的聲明
6.4.2枚舉類型的引用
6.5自定義類型
6.5.1自定義類型的一般形式
6.5.2自定義類型的使用說明
6.6位運算及位欄位
6.6.1位運算
6.6.2移位運算
6.6.3位運算的複合賦值運算
6.6.4位欄位
自測練習題
第7章函式及其調用
7.1概述
7.2定義函式的一般形式
7.2.1無參函式
7.2.2有參函式
7.3函式參數與函式的值
7.3.1調用函式時的數據傳遞
7.3.2函式返回值
7.4函式的調用
7.5函式的嵌套調用
7.6函式的遞歸調用
7.7數組作為函式參數
7.7.1數組元素作函式實參
7.7.2數組名作函式的參數
7.7.3二維數組名作函式參數
7.8指針與函式
7.8.1指針作為函式的參數
7.8.2返回指針值的函式——指針函式
7.8.3指向函式的指針——函式指針
7.8.4用結構體變數和指向結構體的指針作函式參數
7.9指針與引用
7.10變數的存儲類型
7.10.1存儲類型
7.10.2全局變數
7.10.3局部變數(自動變數)
7.10.4靜態變數
7.10.5靜態函式
第8章綜合套用
實驗1熟悉VisualC++6.0的運行環境
實驗2數據類型、運算符及表達式
實驗3數據的輸入、輸出與順序結構程式設計
實驗4分支選擇結構程式設計
實驗5循環結構程式設計
實驗6數組的套用
實驗7指針的基本使用
實驗8結構體和共用體
實驗9用指針數組處理字元串及用指針處理結構體
實驗10函式及其調用
實驗11函式的嵌套、遞歸調用及帶宏替換
課程實踐含數據錄入、修改、刪除、查詢等的綜合實例設計
附錄AASCⅡ碼字元集
附錄B運算符的優先權和結合性
附錄C輸入、輸出函式中的格式控制符及修飾符
任務索引
自測練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