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香樟

移栽香樟

移栽香樟,泛指經過1次以上的移栽過程,從實生苗挖起,再次栽植到土地上,俗稱移栽香樟。移栽香樟樹一般在10公分以上,20~60公分移栽香樟比較常見。

基本信息

培育

培育大苗的應經過移植,移栽時間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較為適宜,移植密度為2.25萬株/hm2左右。隨起隨移,移栽後離地10cm左右截乾,

當芽長到10cm左右可定主幹,剪去多餘枝芽,留1個比較粗壯的枝。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蟲害等培管工作。幼苗撫育第1年不少於3次,第2年可進行1~2次。樟樹多萌生枝,頭3年耍進行抹芽,主要抹去離地面2/3的嫩芽。冬季床面施廄肥30t/hm2。這樣三年生苗木胸徑可達3cm以上。出圃時就帶沿泥球,並適當剪去枝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小苗移栽

應選擇樹幹通直、樹皮顏色新鮮、樹勢健壯且最近2年已經移植過的香樟樹,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樹蔸部位,樹木的成活率較高。儘量採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幾個月以後的香樟樹苗,其根蔸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也比較容易成活。從苗圃挖出的香樟樹苗,如果是用於反季節栽種,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儘可能帶有心土,並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儘量選用小苗。小苗比大苗的發根力強,移栽成活率更高,只要不急於很快獲得較好的綠化效果,都應當使用小苗。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膠薄膜等加以包紮以便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l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後,而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即可。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並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鬆肥沃。把香樟樹苗的包紮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注意樹的觀賞面),填土後再插實土壤並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後,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

移栽後的管理

(1)香樟成活後無須經常灌水,南方地區,化凍後發芽前澆一次水,5月如果天氣乾旱,可澆一次水,因為這是香樟;年中的生長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香樟樹一年中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可澆一次水,兩次灌水都可結合施肥進行。
(2)施肥:苗圃地施肥可在春、夏兩季進行,春季在兩行間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000斤至10000斤,然後用小型鏇耕機鏇耕一遍,使肥均勻搗入土中,大苗可開放射狀溝數條,將有機肥和表土拌勻填入溝中,春季施肥如果量大,一年一次即可,量小則在8月中旬補施一次。
(3)修剪:香樟一般不用修剪,因為香樟新梢抽發量少,即使是苗圃里的苗木,也應儘量地保持多的枝葉,以利其加速增粗。將要出售苗木的前一年,將1.8米以下的枝條剪去,經過一年的生長,可將剪口長滿,表皮光滑,枝幹直立。
(4)中耕:適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條件,中耕對香樟的鬚根起到了修剪作用,可以刺激更多的鬚根萌發,中耕的次數春秋各一次即可。
(5)防病治蟲:香樟的病主要是幼苗期的立枯病。
(6)結果樹的培養:香樟為雌雄異株,異花授粉,所以結果樹應配置授粉樹,香樟的授粉能力很強,在微風下順風25公里都是有效的授粉區,雄樹和雌樹的區別是:雌樹枝條輪生明顯,枝條平展生長,葉色濃,而雄樹枝條直立互生。香樟果園種植的間距為4米;6米,實生苗生長速度快,選取胸徑3厘米至4厘米的苗木,截頭進行嫁接,一般用枝接,接穗選用3年生,皮色有光澤,並帶有3個至6個短枝,結果顆粒大的優良品種為好。嫁接後3年至4年即可掛果.

大樹移栽

香樟的大樹移栽,通常適用於胸徑10厘米以上的大樹,最佳移栽時期是早春和落葉後至土壤封凍前的深秋,樹體地上部分處於休眠狀態,有利於提高成活率。
一,帶冠移栽法:
只適宜於15公分以下胸徑的香樟,帶冠移栽法基本上是保持原有進行移栽,往往是為了立竿見影的景觀和特定的要求必須帶冠移栽,技術難度較高,樹冠重剪,保留一半樹葉,減少水分和養分的蒸發散失。
二:斷根縮冠法:適宜於胸徑15至30公分的香樟,是計畫要移栽的香樟大樹進行斷根縮冠,是大樹移栽的常用方法,修剪時保持樹形基本骨架,斷根範圍為樹幹胸徑的8倍,將粗根切斷,形成大土球。
三:截乾法:常用於胸徑更大、上下車不便、路程較遠的大樹,截乾的高度6—8.5米。骨架保留總體寬度不要超3米為宜,便於出圃裝運,一些注意事項:枝端傷口塗抹防腐劑或用塑膠薄膜紮好鋸口,根部噴施生根粉,用草繩繞乾,採挖前一天根部澆水踩實,土球的直徑為胸徑的6-8倍,邊挖邊用草繩繞緊,土球的厚度為胸徑的3-6倍。起吊要小心,一般在吊帶處繞樹幹釘板子或竹條一周以防傷及樹皮,土球靠近司機室,樹冠向著汽車尾部,樹幹包上柔軟材料和樹冠有軟繩固定在車上;栽時採用三柱支撐樹幹以防風吹歪斜,栽後樹冠噴霧水分,酌情施肥,修剪弱枝,培育新枝,抹除不定芽等,盛夏搭遮光棚,嚴冬包裹防寒,落實“三分栽,七分養”的原則。
四:胸徑30公分以上大香樟栽種前的準備:先把香樟從頭到腳捆上一層稻草,外層用農膜纏繞,冬季可先置於陽光下曬幾天,然後用吊機立起,不宜於挖穴太深,種植時用堆土種植。澆透水一次,三天后再澆透水一次,根據情況不定期澆水,噴淋樹幹。
五:30公分以上大香樟栽種的後期管理:夏天要搭上遮陽網棚,適時地噴水於樹幹,樹蔸。發出嫩葉時要噴施農藥,殺蟲,防病。通常培植兩年後便可出圃。

後期管理養護

1、當新栽樹木第一次澆足水後,看天氣狀況,採取“不乾不澆、見乾見濕”的原則,嚴禁樹盤內長期處於浸水狀態
2、進入夏季後,每天向草繩包裹的樹幹進行噴水,使草繩一直處於濕潤狀態,以確保樹幹的保濕降溫
3、對於少量的重點位置及重要樹木,應該採取重點保護措施,即在樹冠的上方搭設遮陰網,以降低小環境溫度,減少水分蒸發,給新栽樹木創造一個有利於恢復生長的環境
4、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較高、土壤pH值偏高的情況,可能會有部分新栽樹木的葉子發生黃化現象。對於這種情況,應首先改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另外也可用0.5%至0.1%的硫酸亞鐵溶液適當進行澆灌。

提高成活率

一、適時移植

稱植香樟要選好時機,最好在入冬後樹木進入休眠時期至春季樹木還未萌動時期移植為宜,即11月中旬至次年4月為適宜移栽期。?

二、適當修剪

香樟移栽前要進行適當修剪,以免大量水分從樹枝和綠葉中不斷消耗,導致嚴重脫水,樹木死亡。修剪首先是要短截,即把粗枝上再生新主枝剪除3/5,內膛枝不要保留;其次是摘葉,通過修剪後留下的枝條除去總葉的1/3。

、起苗肥水足

從苗圃起苗,宜在大雨後一二天進行,,這樣樹苗要圃內吸足水、肥,有比較豐富的營養儲備。土球苗起苗時土球直徑為苗高的1/4-1/3,並要保證根系及枝幹不受損傷,否則會影響植株成活率。
四、移栽準備充分

大規格香樟的根系都比較粗,斷根後要清理傷口,用鋸子將傷口鋸平,再用草把子將拌勻的生根粉泥糊塗在傷口處,待乾後再移栽,有利於早發新根,傷口也要用薄膜包好;樹幹用稻草包好,外用薄膜包紮,包紮後再用繩子捆牢,以防止樹體水分蒸發;移栽樹穴要寬、深、松。移栽大規格香樟,樹穴長、寬、深一般為1米,大苗要增大,小苗不縮小。樹穴下5-10公分的土層要先刨松,再填入70-80公分深的有機肥。

五、放臵土球時要平穩

土球底面與穴內土面成平面接觸,不能倒三角形。若是裸根,還應把根擺平,不能有轉折根。移栽後的香樟要比地平面略高5-8公分,以使植侏根頸部土壤在經過一個下沉階段後保持龜背形,防止根部被水浸泡。?
六、栽後管理要到位

栽後立即澆一次透水,一定要把原來帶的土球澆透。以後陰天不澆水,晴天3-4天噴一次水。如果在樹穴上面加蓋一層草皮或雜物,可減少蒸發保持濕潤同時加快根部傷口癒合,發出新根。此外,長出的新梢過多會消耗過多的水分,根部吸收水分不夠產生萎蔫死亡,因此要做好新梢去留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