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霖[國民革命軍將領]

秦霖[國民革命軍將領]

秦霖,國民革命軍將領,1900年出生,廣西桂林人,畢業於廣西陸軍講武堂,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七軍一七一師五一一旅少將旅長,1937年10月23日在上海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空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簡介

秦霖秦霖

秦霖,中國國民黨愛國將領,著名抗日英雄。字松濤,原名同觀。廣西桂林人。中學畢業後投筆從戎,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步兵科學習。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開始後,請纓上陣,誓與日本帝國主義血戰到底。不久,升任陸軍第一七一師第五一一旅少將旅長,奉令開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在給家兄的信中說:“暴日為實行大陸政策,侮我太甚。弟奉令北上殺敵,此我軍人千載一時為用命之機會。嗣後家事,盼兄維持,國事弟當勉力為之”。在前線,用抗日必勝、為國犧牲光榮的道理教育官兵,多次打退敵人進攻。特別是在友軍陣地被敵攻破,大股日軍蜂擁而至的危急時刻,臨危不懼,率部沖入敵群,展開激烈近戰,一顆敵彈擊中頭部,當場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生平

秦霖於1919年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步科。畢業後,在兩廣軍隊中充任教官。
1924年,投入李宗仁、黃紹閎部桂軍,歷任參謀、副官、連長、營長、團長等職。
1936年冬,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黃埔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學習。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廣西軍隊參加抗戰,時升任第七軍一七一師五一一旅少將旅長,率部奔赴淞滬戰場。
1937年10月,所部進駐南翔。旋奉命率所部之一團進至老人橋,在張家樓、湖裡宅、季項宅、蘇家宅一帶第二防線布陣,為預備隊。後奉命進入第一線同日軍作戰,殲敵頗多。日軍復以飛機、重炮猛烈轟擊,部隊遭到重大傷亡,但仍率部拼力固守,屢次擊退日軍進攻。秦霖不幸在日軍的狂轟濫炸下重傷殉國。

殉國後,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2年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為國捐軀

鏗鏘如鋼的遺書

“七•七”事變爆發後,由第7軍團長升任171師511旅少將旅長不久的秦霖怒火萬丈,立即請纓上戰場,誓與日本侵略軍血戰到底,捍衛國土。
當他奉令要開赴徐州前線時,他首先給其三胞兄秦焰書寫了告別信,信中堅定的表示:
“暴日為實行大陸政策,侮我太甚,弟奉令北上殺敵,此我軍千載一時為國用命之機會。嗣後家事,盼兄維持,國事弟當勉力為之。”
他家中有3個未成年的兒女。路過桂林家中時,他噙著熱淚作了囑別:“我出師北上殺敵,你們要在伯父教養下,努力讀書,待我驅逐倭寇,振興中華。萬一我已戰死沙場,你們要繼承父志,報效祖國。”
誰知,這些卻成了秦將軍的絕別信與絕別囑言。
這時的廣西部隊是以第五路軍番號出征。出征將領的任命與動員,是在桂林王城的總部進行的。當時還是採用中央的乙種師編制,即每師轄兩旅,每旅轄兩團。
秦旅所屬的第171師,師長楊俊昌,轄第511旅和508旅。511旅轄1021團和1022團,團長分別是譚何易和顏僧武
全軍精神煥發地開拔了。一路上,官兵們高唱著廣西音樂家滿謙子創作的《軍歌》:
“殺敵雪恥救國救民,此時正好獻身心”、“莫畏懼,拿起武器快上戰場。莫頹喪,奮起精神齊抵抗……收復山河,全在我們肩上。”
此時的廣西軍一改軍容,裝備了德式步槍,頭戴德式鋼盔,背一把中國式的大刀,格外引人注目。

由徐海轉戰淞滬戰場

廣西部隊北上後,即開赴第五戰區的徐州、海州一帶集結。豈料,正趕上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吃緊,於是剛到達五戰區的第7、48兩軍奉命緊急轉赴上海,參加淞滬抗戰。這兩個軍則另行組編為第21集團軍,以廖磊為總司令,周祖晃接任第7軍軍長。
原來,自日寇製造盧溝橋事變,侵占平津後,就伺機進攻上海。是年8月9日,日軍派出兩名官兵乘軍車闖入虹橋的中國軍用機場,並開槍打死一名機場衛兵,中國軍隊自衛還擊,擊斃了兩名挑釁者。於是蓄謀已久的日軍在8月13日向上海大舉進攻。
從10月上旬起,第21集團軍所部陸續趕至上海。此時,中國軍隊已抗禦兩月,傷亡極大,已由市區華界中心撤至北郊大場一帶。21集團軍即在大場———南翔一線的“鎖鑰”之地擔任死守任務,以協同友軍反擊侵入蘊藻浜南岸的日寇。
秦霖率部於10月16日從連雲港出發,經徐州、南京到達上海前線,20日午後深夜11時進入南翔前線,當晚在南翔車站右翼的徐家宅宿營。翌日拂曉,即與師部聯絡,擔任灣宅至毛宅一線陣地的防守任務,並奉令於午後10時深夜接防,具體部署是:顏僧武的1022團死守洛陽橋為第一防線;譚何易的1021團在其左翼前進至老人橋為第二防線預備隊。
旅部設在靠第二防線的宗家宅近旁。廖磊的總司令部設在南翔以東鐵路線後方的李家村。兵站設在黃渡。
1022顏團的陣地,原來是稅警總團的防守地,總團長黃杰,戰前有3萬餘官兵,換防時已陣亡2000多人。適遇天降大雨,血水與雨水匯流成河,極為悲壯慘烈。
上海周圍地勢開闊,正適於日寇眾多飛機和炮火發揮優勢,他們常以炮兵的中程、近程火炮和步兵的平射炮壓制我軍,幾乎使我軍不能抬頭。廣西子弟兵所守的陣地,前是蘊藻浜,左翼是長江,右翼是黃埔江和東海,幾無障礙,使我大兵團不能從側面行動。
而相比之下,乍浦、蘇州、常熟、福山一帶,雖地勢平坦,但曾建有鋼筋水泥的國防線工事,尚可減少敵人炮火造成的傷亡,但最高統帥的蔣介石怕在國際上丟面子,不願放棄大上海。
秦旅放在第一防線的1022顏團,轄3個步兵營,1個迫擊炮連(炮4門)和一個手槍特務排。每營轄3個步兵連,1個重機槍連(4挺),每連轄了3個排,排轄3個班,全團戰鬥兵約1500人左右。
該團的部署,又以第1、2營為第一線的左右,第3營為預備隊,迫擊炮連設在團部附近,手槍特務排為督戰隊,檢查逃兵。洛陽橋陣地是塊棉花地,溝渠縱橫交錯,挖掘散兵壕時,壕底冒水,只能修築加高胸牆的立射壕,再在陣地前挖設外壕、陷井以阻止敵人。這些都給我軍的防守帶來不利,使我軍處於極其困難的戰鬥環境。

最後三日夜

在接防後的第一天拂曉,敵人便開始了攻擊:先是飛機偵察,接著放氣球指示目標,以飛機、大炮猛烈向我陣地進行轟炸、掃射和炮擊。跟後,敵炮延伸射程,阻止我援軍的前進。我秦旅顏團第一線的守兵,在敵機敵炮發威時,隱蔽一旁,避免犧牲,等到敵步兵發動進攻時,迅速進入陣地,猛烈射擊敵人。第一線各營又將預備隊中的一個連,加入火線,把敵人擊退了。戰鬥中,當敵機臨空轟炸時,預備隊第3營又派出幾個班,用輕機槍對空射擊,當敵機作低空飛行至300米時,取得了擊中效果。
據老兵回憶,秦旅長曾有一次創舉:幾天之前,戰區長官部組織了參戰的桂、粵、川軍將領到前沿熟悉敵情,適逢敵機轟炸,帶隊的中央軍參謀只來得及大叫一聲“隱蔽防空”,然後就不知去向了。這一天,趴在地上的秦霖對敵機沒完沒了的掃射十分惱火,抱起一挺機槍朝著一架迎面襲來的敵機猛烈開火。有人親眼看見,那架敵機的翅膀下冒出了一股青煙。陣地上歡呼了起來。
儘管我軍處在敵人的火海中,待夜幕張開,我軍則恃人多勢眾,向敵陣採取輪番出擊。我軍制敵武裝唯有數量不多的重炮,為躲避日機,在黃昏時向敵陣猛擊,鼓舞了士氣。當天深夜,前線組織了幾個突擊隊,夜襲敵人陣地,以挫其鋒,使敵人不得安寧。
第二天拂曉,日寇又是傾巢而出,重點指向我守軍的左翼,戰鬥的激烈已是數倍於第一天,真如“槍林彈雨”,戰場驟成火海,硝煙瀰漫了整個天空。由於敵人的猛攻,戰況緊急,位在第一線的1022顏團團長在指揮預備隊出擊時,腿部中彈受傷。左翼線上的營長陳經楷,身先士卒,臂部中彈仍堅持戰鬥。右翼線上的營長農有濟負傷不下火線。預備隊營長覃鋤平,亦在指揮出擊時中彈。眼看著長官一個個地中彈受傷,第4連的一名班長李達愚,抱著集束長柄手榴彈沖我軍與日寇的坦克,人車俱焚!這天的戰鬥,在秦旅長和顏團長的指揮下,我軍與日寇反覆抗擊與肉搏,陣地三失三得,喊殺之聲震天動地。
夜幕張開後,第一線的各營仍組織突擊隊夜襲了敵人陣地,使敵人再次付出代價。
第三日。自廣西子弟兵接防以來,部署在中路前鋒的第511秦霖旅和510龐漢禎旅並肩作戰,仿佛是兩隻鋼鐵鑽頭,已將陣地向前推進了七、八公里,雖然兩旅的官兵已傷亡過半,但一路艱難而又頑強地向海邊突進著。
可是,就在這天,在得到增援後的日寇向我第二線發起了全面反擊。飛機在輪番轟炸,海上大口徑艦炮像犁地一樣猛轟,坦克排列成三角戰鬥隊形在我軍陣地上碾壓。看來,日寇決心要折斷我511和510旅這兩根鑽頭。作風頑強慣於打衝鋒肉搏戰的廣西官兵,都跳出戰壕揮舞刺刀與大刀向敵人撲去。秦旅長頭上的青筋暴脹起來,他是個絡腮須,3天以來,腮須亦已爆長出來。自他率部奔上前線,就常以抗日必勝,為保衛國土而殉國光榮的道理教育著士兵,鼓勵他們,並身先士卒。在他的帶領下,我軍官兵拚死血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
至12時,第一線的顏團,團長負傷下了火線,由團副劉維楷代團長,3個營長相繼陣亡,連長代營長,排長代連長,又堅守著陣地。
午後1時,敵人戰車迫近旅部。在旅部附近陣地的1021譚團奮起反擊,異常猛烈,危急萬狀,秦霖旅長誓與陣地共存亡,堅守不退,師部決定派遣一個特務排增援旅部。

秦霖秦霖

不久,左右兩翼友軍的陣地在敵人猛烈攻擊下出現缺口,秦霖急調部隊支援,彌補缺口。下午3時,日軍乘勢加緊猛攻缺口,前去的援軍遭遇大批日軍及戰車的堵擊,終因眾寡懸殊,未能封閉缺口。這時,秦旅的主陣地已兩面受敵,秦旅長奮不顧身,振臂一揮,與敵群展開了激烈的近戰。眾將士見旅長這樣臨危不懼,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決鬥。突然,一顆炮彈在近處落下,他是被大炮震聾了。

壯烈殉國

秦霖將軍意識到莊嚴的時刻到了。“官兵弟兄們,我們被包圍了,沒有了退路!”“你們要記住,哪怕還剩下一個人,也要戰鬥到天黑。天黑以後援軍就會趕到並發起反攻。我作為你們的長官,已感到自豪。看看你們面前,日本鬼子的屍體布滿陣地,是你們的驕傲,再看看你們身邊,眾多弟兄們的遺體尚未冷卻,我們沒有理由停止戰鬥。退卻和投降一樣可恥!”“要是有弟兄們能活著回到家鄉,請告慰我們的父老和家人,他們的子弟兵沒有給廣西父老鄉親丟臉。”他向士兵敬了最後一個軍禮。
這時,師部特務連二排前來報到,秦旅長立即撤離指揮所,親率餘部官兵,一同涉水渡河進至老人橋頭,用望遠鏡觀察敵情,以再作反擊,並飭令機槍作好掩護。此刻敵人的機槍、大炮正猛烈攻擊著,唐參謀力請稍避,但秦旅長拒之:“作為軍人,持干戈以保衛國家,那能臨難可苟免耶。”話畢乃蹲立橋頭觀察,傳令長趙越隨後。不料秦旅長與隨站一旁的唐參謀均身中敵彈。受傷的秦旅長垂危之際仍大聲呼喚:“我負祖國!”、“弟兄們,殺、殺、殺!”不幸,又為日寇的炮彈命中,粉身碎骨,壯烈殉國。
深夜12時,旅部鄒趣民參謀率特務排士兵一個班至老人橋頭搜尋秦旅長遺骸,可嘆,遍覓不獲,享年38歲。
是日黃昏,援軍趕到,師長楊俊昌傳令,堅守任務終於完成,晚8時開始撤退,向嘉定集結。是役,21集團軍第7、48兩軍損失過半,傷亡萬餘人,團長陣亡10人,6個旅長3亡2傷,少將旅長秦霖、龐漢禎和副師長兼旅長夏國璋殉國,三位都是黃埔英烈。
噩耗傳出,國共兩黨的報刊、電台,均表示了對三位英烈的沉痛悼念。三位英烈的牌位都被供入了衡山、台北的忠烈祠,國人將永遠緬懷。可歌可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