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莊村[秦家莊村]

秦家莊村是一個村落的名稱,在我國,不同的省市地區有同名分布,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經濟、資源分布也不同。

基本信息


1、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郭道鎮秦家莊村

秦家莊村位於山西沁源縣郭道鎮北面,汾屯公路沿村而過,該村交通方便,人傑地靈,土地肥沃,是個信息靈通的好地方。全村面積150000平方米,總人口540人。勞動力210人,轉移勞動力46人,總戶數142戶,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的30餘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該村被推薦為市整治村。
近年來,在縣鎮兩級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進行了烈士碑遷移,同年完成普九攻堅任務;在全縣首家農網改造工程全部完工,解決了131戶用電難問題;耗資50餘萬元完成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打造谷坊壩78米,創挖魚鱗坑25萬個,雨季造林598.9畝,封山育林1000畝,種樹13萬株;爭取了省退耕還林工程,當年完成退耕417.9畝和還林598畝;投資30萬元進行舊村改造,搬掉亂石山3萬立方,解決了10戶村民的建設地基;設計和實施了改河扎壩工程,總投資87.5萬元,缺口資金70餘萬元。扎壩800米,護地壩660米,動用機械50餘部,動用土石方162561立方;新造地200餘畝;2005年完成了131戶的城控電話和廣播電視“戶戶通”;維修改造了142戶的自來水工程,投資6萬餘元;改善辦學條件,投資67萬元新修11間二層標準化國小一所,鍋爐房現已安裝完畢;解決村民行路難,完成3.5公里戶戶通工程,安裝路燈36盞。街巷硬化3500米,共投資70餘萬元;投資10萬元修建了黨建陣地;村級衛生所、老年活動中心,已進入尾聲,總投資5萬餘元,村民參加醫療合作人數達到了100%。

2、山東省膠南市秦家莊村

秦家莊村位於膠南市西北2公里處,東與瓦屋莊接壤,西與劉家園相距0.5公里,北與大、小鄧陶相距1.5公里。處城鄉結合部,交通便利,北距204國道(西外環)擦村莊而過,村南為長春路,永安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2006年全村共有242戶,800口人。全村共有劉、夏、張、徐、宋、王、鄢、趙、薛等59姓,其中劉、夏、張、宋、徐為最多,秦姓在解放前已移居他鄉,目前秦姓已不復存在。
秦家莊地處丘嶺,地勢北高南低,全村總面積1300畝,耕地738畝,主要適合種植小麥、玉米,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秦家莊村已成為招商引資的風水寶地,現已辦起:鈺源機械、陽光板紙、大碩機械加工、美雅鐵藝和鑫凱工貿等八家企業。全村2005年人均收入5000餘元。秦家莊村兩次被評為辦事處先進黨支部稱號、“三五”普法先進單位、經濟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先進單位、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和平安珠山先進單位。

3、山東省沂水縣楊莊鎮秦家莊村

秦家莊村位於臨沂市東臨,靠濰坊比較近,在沂水縣北50公里處,東靠山,西靠水。東邊村後有鐵礦金礦各一個,北面是水牛村,西面隔水是呂家旺村,南面是汞丹山村。全村一千多人口,除了一戶張氏、一戶劉氏,其他所有人都姓秦。

4、山東省即墨市北安街道秦家莊村

村莊由來
明嘉靖十二年(1533),黃河泛濫成災(史載:嘉靖十一年八月“河決魚台”),秦氏逃荒至此地定居,稱秦家莊。同治《即墨縣誌》標有此名。

政區人口

在營上西0.5公里處。全村有耕地面積200畝。2006年,全村共有161戶,總人口為511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279人。
經濟發展
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82噸,經濟總收入為1534萬元,人均純收入為8010元。

5、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口鎮秦家莊村

秦家莊村2008年底有住戶595戶,人口1550人,全村共有耕地1665畝,人均占有耕地1.07畝。
秦家莊村為乳山口鎮新農村建設鎮級示範村。為了在全鎮做好示範帶頭作用,秦家莊村在做規劃時就高起點、嚴要求,硬化兩條主街10000平米,安裝路燈30盞,並按標準配備中心衛生室儀器設備。到目前,村已路面硬化已完工,中心衛生室的改造工程也已開工。在生產發展方面,秦家莊結合自身實際以發展蝦池精養為主,擴大海參、河豚等高檔海產品養殖面積,並引進水產育苗、工廠化養殖、海產品加工項目5個,積極與市供銷社聯繫,由供銷社投資70餘萬元建起了大型農資超市,建設了秦家莊村便民服務中心,給村民帶來很大方便。

6、河北省藁城市南孟鎮秦家莊村

河北省藁城市秦家莊村屬南孟鎮管轄,村址位於藁城市治東北18公里處。東臨康村,南鄰南鄉村,西靠梁陳線,北接韓家窪村。全村土地面積3.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4667畝,總戶數985戶,人口4002人。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交通發達,電力充足,通訊便利。該村農業生產以種植小麥、玉米和雜糧為主。工副業以紡織、蛋托加工等為主,個體私營企業有53家。
該村在外務工人員較多,是遠近聞名的“出國村”,外出務工者遍及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地,涉外務工是該村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同時帶動了周邊村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村里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建有教學樓、商店、衛生所等公益設施,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曆逢四、九為集期。98%以上的農戶有彩電、洗衣機、冰櫃、電風扇等家用電器,90%以上的農戶裝有電話,家家通自來水,被藁城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村。

7、河南省方城縣四里店鄉秦家莊村

河南省方城縣四里店鄉秦家莊村位於豫西南伏牛山區。距方城縣城25公里,距四里店鄉政府駐地20公里,距南召縣雲陽鎮20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5500口。該村位於豫西南伏牛山區,依山傍水。經濟較為落後,為該鄉六個貧困村之一。經濟結構以務農為主,青壯年勞動力多在鄭州廣州等地打工。該村具有完善的自然風光,植被保護好,是四里店鄉退耕還林的優秀村,盛產野生蘑菇,是該村農閒時節的主要收入來源。隨著河南村村通公路的貫通,近些年該村經濟面貌有較大改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