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不發喪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 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 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詞目:秘不發喪
拼音:mì bù fā sāng
詞義:
就是暫時不向外宣布死訊.
出處:
冬,十月,癸丑,始皇出遊;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餘子,少子胡亥最愛,請從;上許之。
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九疑山。浮江下,觀藉柯,渡海渚,過丹楊,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峽中渡。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立石頌德。還,過吳,從江乘渡。並海上,北至琅邪、之罘。見巨魚,射殺之。遂並海西,至平原津而病。
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病益甚,乃令中軍府令行符璽趙高為書賜扶蘇曰:“與喪,會鹹陽而葬。”書已封,在趙高所,未付使者。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轀涼車中,故幸宦者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車中可其奏事。獨胡亥、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之。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資治通鑑中華書局版第247~248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