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信息化

科研信息化的產生

科研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科技資源交流、匯集與共享、變革科研組織與活動模式、推動科技轉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正在引發二十一世紀科學與工程的變革。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對科學研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今天,科學研究的前沿正在從微觀和巨觀兩個方向上向著未知的領域大踏步地前進,已經前進到一個更加複雜深奧的世界,對科研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科學研究的對象也大大超越了簡單的孤立系統,而向著大範圍、多領域的複雜系統工程進軍。例如,航天工程全球氣候、生態環境問題等等。顯然,現代科學研究的對象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這無疑是一個挑戰。
傳統的科研方式由於其具有較大的封閉性,導致不同地區的科研機構和人員間交流不足,導致重複勞動,這造成了科研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今,科研的方法和環境在不斷變化。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活動之間的交流、科研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都在發生著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因此,最大限度地滿足科研機構和人員之間交流與協作的需要,有效共享浩如煙海的信息,是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給傳統科研帶來的巨大變革。
從國際上來看,國外對科研信息化的普遍叫法是e-Science,提出這一概念的英國科技部主任John Taylo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e-Science是指在重要的科學領域中的全球性合作,以及使這種合作成為可能的下一代基礎設施。”其中一個核心的要素就是資源共享,跨地合作,這也被認為是
已開發國家科研信息化之所以成效顯著的關鍵所在。
從我國傳統科研活動的進行情況來看,科研手段受到很多局限,特別是缺乏模擬、仿真的能力。因此,傳統的科研活動中常常存在周期長、成本高的現象,甚至許多實驗是根本不可能做的,這些都曾造成“無米之炊”的困境。而計算技術的出現及飛速發展則大大改變了這一切,使得全球性的、跨學科的、大規模科研合作,跨越時間、空間、物理障礙的資源共享與協同工作成為可能,這將改變科學家從事科研活動的方法和模式,極大地促進交流合作,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科研信息化已經成為整個社會信息化的前衛,是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及信息基礎設施在科研領域的率先套用。

科研信息化的內涵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恆指出,e-Science的實質就是“科學研究的信息化”,是資訊時代中科學研究環境和科學研究活動的典型體現。它不僅包括採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如Grid等,建設起來的新一代的信息基礎設施,更有在這種基礎設施和相關支撐技術構成的平台上開發的科學研究的套用,以及科學家們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環境中進行的科學研究活動。e-Science的實現將為科學家們提供一個信息化的科學研究環境,改變他們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方法和手段,甚至直接影響到一些學科的發展。

科研信息化的意義

e-Science給科學研究活動所帶來的變化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其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e-Science使得一種嶄新的從事科研活動的方法和模式成為可能,這包括全球性的、跨學科的、大規模科研合作,跨越時間、空間、物理障礙的資源共享與協同工作,等等。可以預見,如果e-Science能夠實現,那么對於科研信息在整個科學界的充分共享,縮小科學研究領域的數字鴻溝,加速開發中國家的科技進步,以及人類科學研究的更快發展,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且,也可以看出,e-Science對於開發中國家的跨越式發展具有特別的意義。
既然e-Science的實質可以看作就是科學研究的信息化,那么這與整個社會的信息化也是密切相關的。從國民經濟信息化到企業信息化,到城市信息化,到政府信息化,等等,信息化的重要性及意義已經被討論了很多,也得到廣泛的認識。而科研信息化在整個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中其實扮演了特殊的重要角色。從Internet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出,新技術最先在科研領域得到套用,然後是逐步地商業化,並擴展到全社會。當前,在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以及其他未來信息技術的研究中,e-Science正代表了這樣一種方向,e-Science正是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在科研領域的率先套用。所以說,科學研究的信息化是超前於整個社會的信息化,做好e-Science的工作,一方面能夠大大提升科學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水平,
另一方面也為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探索道路。總之,在整個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下,e-Science科學研究的信息化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