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

秀州

秀州,州名。包括舊嘉興府(除海寧外的今嘉興地區)與舊松江府(上海直轄市的吳淞江以南部分)。原來是唐代蘇州府的一部分。後晉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因吳越王錢元瓘之奏請,在分蘇州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四縣。

秀州,州名。包括舊嘉興府(除海寧外的今嘉興地區)與舊松江府(上海直轄市的吳淞江以南部分)。原來是唐代蘇州府的一部分。後晉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因吳越王錢元瓘之奏請,在分蘇州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四縣。秀州,五代吳越始以嘉興為治所建秀州。南宋慶元中升秀州為嘉興府。明清都有嘉興府。孫吳時有嘉禾生此,宋以"嘉禾"為郡額,故別稱嘉禾。
北宋秀州及周邊北宋秀州及周邊

區域概況

區人民政府駐洪興西路,郵編:314001。行政區劃代碼:330411。區號:0573。拼音:XiuzhouQu。在中國長江三角洲的杭州灣東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就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的縣級區嘉興市秀洲區。
 秀洲區位於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東鄰上海,西靠杭州,南瀕杭洲灣,北接蘇州,是上海經濟區的黃金腹地,也是浦東開發區的理想延伸地,極具開發潛力。是國務院確定為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重點沿海開放地區之一。全區總面積542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下轄5個鎮、3個街道。
 秀洲區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美譽。盛產糧、油、繭、生豬、淡水魚等農產品,是浙江省著名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工業經濟以輕紡絲綢、針織、服裝、家具、電器、不鏽鋼器械、靜電植絨、建材、電子、食品等為骨幹行業,已形成紡織、電器、機械、家具、電子等特色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秀洲區區域經濟極富成長性和開放性,經濟增勢強勁。GDP、財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長三角”16個城市平均水平。近年來,秀洲區的經濟成長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2002年人均GDP超2000美元,三資企業總投資年均增長100%以上,外貿出口年均增長50%以上,外資投資企業達180多家。服務業發展迅速、市場體系日趨完善。
 秀洲區其前身即嘉興縣,始建於春秋時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文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之一。所在地嘉興南湖既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又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建設新秀洲,融入大上海,在參與“長三角”新一輪發展中,秀洲區正全力實施開放帶動、工業立區、科教興區戰略,全面推進產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和社會文明化進程,努力把秀洲建設成為“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先進的製造基地、招商引資的首選地、嘉興沿路產業帶的重要組成之地、嘉興城市的副中心和現代產業的集聚區”。
 嘉興秀洲地形由東海淤沙衝擊而成,地表形成已有一萬餘年。據上海有關經濟史專家考證,“大上海”、“長三角”早就存在,這一帶在唐元以前時期叫秀州。故此地有中國“長三角”發源地之說。而嘉興在1983年撤地建市時,將原嘉興縣分設為城區、郊區,1999年6月,郊區更名時將古秀州的“州”字上加了三點水,稱為秀洲區。

自然地理

 秀洲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全市地勢平坦,平原面積占88.1%;水面占10.7%;丘陵占1.2%;平均海拔高度為3.7米。
 地質: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由河、湖、淺海沉積構成。大地構造單元完整,地震活動微弱,屬地質較穩定地區,近百年內最劇烈地震為3級。土地承載能力為18-20噸/米,地面水位高度為1.5米。
 秀洲區位於長江下游,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以北,屬杭嘉湖平原的東北部,背倚太湖,北部屬湖積平原,南部是沖積平原,北部湖泊較多,面積最大的是梅家盪。水位:黃海標高2.8米。境內主要河流有京杭大運河、北郊河、杭申乙線、長水塘、紅旗塘等。由於人類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對地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開鑿河道,圍圩群田,挑土造地,種桑養蠶。全區平原被縱橫交錯的河渠所切割,形成田、地、水三級立體分布,大平小不平的自然景觀。
 地區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氣溫15.9°C。
 自然資源優越,土壤肥沃,日光充足,四季分明,水網如織,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明之邦”,“中國現代農民繪畫畫鄉”的美稱。全區總面積9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3萬公頃,盛產糧,油,繭,生豬,淡水魚等農產品。

歷史沿革

 嘉興在1983年撤地建市時,將原嘉興縣分設為城區、郊區,1999年6月,郊區更名時將古秀州的“州”字上加了三點水,稱為秀洲區。
 秀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秀洲區的前身是嘉興縣,始建於春秋時期
 1983年嘉興撤地建市,把原嘉興縣農村部分建立為嘉興市郊區,1999年更名為秀洲區,2000年嘉興市對市本級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形成現在有城有鄉的行政區域範圍。

風土人情

 浙江嘉興,過去每逢農曆三月十六蠶花娘娘生日,在三塔塘直印寺一帶的運河塘上都要舉行踏白船競賽。這是一艘狹長的小木舟,每排兩人並肩而坐,分左右划槳。視憨身長短,可設四五排或五六排不等,沒有嚴格統一的規定。船尾兩旁兩支梧,用一塊厚實的木板橫搭在船尾,稱“跳”。“跳”上立四人搖棺。船頭指揮者面向划船者,不斷站起大聲吶喊和蹲下,有的跌坐下來平臥甲板,頭髮可以碰到船頭水面的波浪。划船人則隨其動作統一行動,船即如箭脫弦而去。比賽一般以村為單位組織參加,同村人便在兩岸敲鑼打鼓吶喊助威。先到??次的優勝船先舉槳,然後各船方可以行動。
 踏白船比賽由民眾自發舉辦,沒有固定的組織機構和牽頭人。各自然村以參加為光榮,出錢出力莫不踴躍。如因修船硼瀝看上了誰家的樹木,不必徵求意見可直接砍伐,樹扳鈕反以為榮。有的村為運動員製作一色新衣,船首尾插同色旗幟,旗上寫明××村字樣。
 嘉興運河塘的踏白船比賽,參加者以南湖鄉、嘉北鄉各村為主。南匯鄉、油車港鎮、王店鎮、新膛鎮也分別舉行。湖州市南得鎮亦有此舉。江蘇崑山周莊近年為旅遊者舉辦劃快船競賽節目,其前身也類似踏白船。為了旅遊安全起見,現改用較大的船隻。踏白船在嘉興郊區和嘉善等地廣為流傳。據鮑周生蒐集:嘉興北邦油車港與棲真交界處的池言涇港,有順風橋“二老爺廟會”(農曆二月什二日),也要舉行踏白船活動;嘉善的天凝鎮等地舊時也每年春天舉行踏白船活動;前幾年還在范涇鄉舉行了嘉興市踏白船邀請賽。
 “踏白”,是宋朝邊防軍曾用過的一個番號,可見踏白船活動起始於宋代或稍後。解放前,每年舉行,滬、杭皆有來觀光者。解放初期為慶祝農村合作化,曾從三塔塘到南湖煙雨樓長約二三公里的距離中搞過一次踏白船活動,盛況空前。自“大躍進”之後,不復舉行。近數年,嘉興市體委組織倡導,以鄉鎮為參賽單位,舉辦過幾次比賽,但其動作要求等均不及過去。
 關於踏白船,傳說早年一次乾旱,南湖一帶地方桑葉不長,春蠶無以為飼。一女子逃荒到湖州地界,見桑盛蠶好,便連夜急行趕回,喚鄉人飛舟買葉救蠶。這一年,嘉興蠶繭仍得豐收,該女子卻因勞累過度而亡。後人尊之為蠶花娘娘,於每年三月十六划船競賽紀念她。到這一天,村民們搖船至運河塘岸,先將帶來的豬雞魚等在蠶花娘娘神位前祭招,然後參加比賽。比賽結束,便在野地里埋鍋造飯飽餐一頓,盡興而返。接著,便準備飼育春蠶。
 水網地區,養蠶皆用快船運桑葉,有“救蠶如救火”之說,故揪決船在生產當中很重要,借用“踏白”兩字作划船比賽的名稱,話疑鵬了為蠶桑生產作一次水上練兵的意義。舊時三月十六日那天,連嘉興官府也發布命令,凡踏白船賽的水道禁止通航,可見此舉絕非僅僅限於娛樂。
 

經濟概況

 秀洲區域經濟極富成長性和開放性,經濟增勢強勁,已明顯處於發展上升期。GDP、財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長三角”16城市平均水平。近四年來,秀洲固定資產累計投入達116億元,經濟成長率一直保持在13%以上,2003年人均GDP超2700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500萬美元,比2000年增長26倍。
 秀洲區地處長三角經濟重鎮——嘉興市中心城市的西區,自然條件優越,經濟基礎較好。全區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0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7億元,增長5.00%;第二產業增加值30.89億元,增長18.13%;第三產業增加值12.69億元,增長14.06%。全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6577元。工業製造業發達,絲織、針織、機械、電子等行業富有特色,已形成競爭優勢。服務業發展迅速,市場體系完善。農業生產條件十分優越。
 

行政區劃

 嘉興市中部偏北
 
 XiuzhouQu330411314001
 洪興西路
 2007年轄4個街道、5個鎮,26個社區、115個行政村:新城街道、高照街道、嘉北街道塘匯街道;王店鎮、洪合鎮、新塍鎮、王江涇鎮、油車港鎮。其中嘉北街道、塘匯街道由嘉興經濟開發區代管。
 新城街道:亞都、秀和、佳恆、運河4個社區;殷秀、木橋港、義莊、九里4個村
 高照街道:蔭家橋、高家橋、陶涇、新義、象賢5個村
 王店鎮:塘橋、解放、四喜、梅溪、螞橋、常睦橋6個社區;建林、鎮中、國慶、太平橋、紅聯、馬橋、鳳珍、假山、莊安、寶華、南梅、慶豐、建農、鎮西、四聯、八聯、三建、建南、花鳥港、建設、南星橋、清泰橋、先鋒23個村
 洪合鎮:橫涇橋1個社區;新王橋、新美、錦福、洪合、大橋、泰石橋、鳳橋、良三、建北、涇橋10個村
 新塍鎮:虹橋、蓬萊、鳳舞、秀水、鎮南、鎮東6個社區;小金港、桃園、錢碼頭、康和橋、富園、觀音橋、南洋、西吳、來龍橋、沙家浜、廟雲橋、新莊、潘家浜、萬民、天福、大通、旗星、洛興、西文橋、洛西、洛東、思古橋、陡門、火炬24個村
 王江涇鎮:聞川、雙橋、荷花、虹陽、王江涇、南匯、新橋7個社區;雙橋、荷花、虹南、虹北、虹陽、東風、騰雲、范灘、古塘、西雁、東荷、民主、民和、北荷、長虹、太平、洪典、陽城、華聯、南匯、廊下、莫家甸、紅聯、市涇、田樂、大壩、田青、雙塔、宇泗浜、棟樑、金魚橋、沈家橋、收藏32個村
 油車港鎮:油車港、棲真2個社區;合心、楊溪、千金寺、馬厙、池灣、西湖、陳家壩、麥家、百花莊、棲真、勝豐、上睦、濮家灣、錢家橋、古竇涇、澄溪16個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