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尾龍

禿尾龍說的是古時山東文登一婦人吃下龍耳產下一小龍,其父親憎惡它,持刀斷了小龍的尾巴。

禿尾龍介紹

山東文登縣有一畢氏婦人,三月間在池中洗衣,見到鄰近一棵樹上有一個李子,大如雞蛋。婦人心裏很懷疑,因為在這個季節不應有李子,她試下採下來食,覺得很甘甜,突然間腹中脹大,懷了孕。在十四個月後,產下一條小龍,長二尺餘,生下來即飛去。每至清晨必來飲它母親之乳。但它的父親惡它為一小龍,持刀相逐,斷了它的尾,小龍從此不再來。過了數年,其母親死後,葬於村中。一日,雷電風雨,在陰雲中見到有一物在中間。第二日,已建成了一座大墓。又過數年,父親亦都死去,村民將夫婦二人合葬,突然間又雷電交加。第二日他的父親的棺木被掀出來,不容他們合葬。之後村民就叫這墓為「禿尾龍母墓」。禱晴雨無一不應。此事陶悔怕聽到,說︰「我曾讀過《群芳譜》,書中說︰「天罰乖龍,必割其耳,耳墮於地,輒化為李。」畢氏婦所食的,就是龍耳,所以因感氣而生下小龍。《子不語》

相關信息

神話 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