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是南懷瑾先生在太湖大學堂第一次講座的輯錄,是關於如何實證佛法的基本闡述。在此次講述中,南先生結合現代生命科學,現身說法,揭示了安那般那、六妙門、十六特勝、白骨觀、禪淨雙修等佛教諸多修行法門的奧秘,並現場解答了一些聽眾修證過程中的疑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是南懷瑾先生在太湖大學堂第一次講座的輯錄,是關於如何實證佛法的基本闡述。在此次講述中,南先生結合現代生命科學,現身說法,揭示了安那般那、六妙門、十六特勝、白骨觀、禪淨雙修等佛教諸多修行法門的奧秘,並現場解答了一些聽眾修證過程中的疑惑。

因南先生一生勤於實證,這次講座更多的是親述自己在修證之路上所經歷的傳奇,以及實證過程中的百轉千回和柳暗花明,是“過來人”的“苦心”之作,彌足珍貴。在探尋禪與生命的真相的道路上,孰可為,孰不可為?如何取捨?如何少走彎路,識破虛妄的假象並避免風險?相信有緣、有心的讀者在南師的啟發下自會意會。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日

第一堂

膝蓋的保健

溫度六氣養生

此次聚會的起因

禪凳說打七

第二堂

洞山的詩

靜坐的書《瑜伽師地論》的五道

瑜珈和打坐

失傳的七支坐法

第一支

第二支

三、四、五、六、七支

第三堂

比丘與福田

佛法是科學

追求生命根本的人

說發心

佛說的什麼法

第四堂

學佛成就者的生老病死

生死不生不死

樹洞中的行者

宋徽宗的詩

天下無藏道可親

有情身定里身

第二日

第一堂

愛人如己

佛學裡的生命科學

第二堂

你的學問工夫上身了嗎

純苦無樂——一轉

求解脫——二轉

十二因緣——三轉

第三堂

因緣因果

十二時辰與十二因緣

最重要的兩個緣

三種相三種識

流注的功能決定生死

第四堂

諸葛亮的名言

儒家的教育宗旨

第五堂

古道與禪

頓悟漸修

小偷和死囚的脫逃

說夾山

洛甫和夾山

洞山和影子

第六堂

普茶千僧結緣

洞山禪師的圓寂

天下曹洞宗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