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欖1號

品種認定編號:

閩認果2012013

作物種類:

橄欖

品種名稱:

福欖1號(原名:光甜)

選育單位: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閩侯縣經濟作物站、閩侯縣春陽農業綜合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2003年從閩清縣梅溪鎮梅埔村張開武橄欖園發現的優良實生單株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

該品種樹勢較旺,樹姿開張,樹冠近圓頭形,中心主幹明顯,樹冠層性明顯。分枝能力強,頂端優勢明顯,嫩枝梢淺紅色,老熟枝梢灰褐色。在閩侯縣種植,春梢3月中旬,夏梢6月上旬,秋梢7月下旬,4月上旬現蕾,5月中下旬初花,5月下旬到6月上旬盛花, 7月上旬出現生理落果高峰,果實成熟11月中下旬。果實較大、長橢圓形,單果重9.5~12.6克;果面具光澤,果色黃綠,果基圓突,果頂尖突,果肉黃白色;肉質脆、化渣,汁液中等,風味微澀,回甘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9 %~11%,可食率約78 %,適宜鮮食。經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檢測:可溶性固形物11.5%,可溶性總糖3.12%,維生素C13.0毫克/100克,可滴定酸0.70%,粗纖維3.54%。經閩侯縣植保植檢站田間調查,該品種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灰斑病、煤煙病、橄欖星室木虱、鋤須叢螟、皮細蛾等,病蟲危害程度較輕。

產量表現:

經福州等地多年多點試種,高接6~7年樹株產38.4~57.5公斤,畝產可達700~1100公斤(畝植19株)。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弱酸性、坡度較小的丘陵地建園;宜採用幼樹嫁接或高接換種等方法繁殖,定植株行5米×6米,每畝種植約22株;樹勢較旺,注意控制;及時防治橄欖星室木虱等主要病蟲害;於果實完全成熟時採收。

審定委員會認定意見:

福欖1號屬鮮食橄欖品種。在閩侯縣果實成熟期11月中下旬;產量高;果面光澤,肉質脆,化渣,汁液中等,風味微澀,回甘濃;適宜福建省橄欖適栽區推廣種植,栽培上注意控制樹勢旺長,及時防治葉斑病類和橄欖星室木虱等病蟲害。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認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