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定村

福定村

福定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西北,為寒亭西北之門戶。其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現階段養殖業發展迅速,先後獲得了多項榮譽。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福定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西北,為寒亭西北之門戶。駐地雲盤組,距寒亭鎮4公里。東於肖北村交界,南於義興村相交,與通津村及文昌鎮沿河村隔周寒河相望,西與南陵縣西河鎮接壤,北於蕪湖縣紅楊鎮相連。宣南銅高速由北而過;寒西路縱貫全境。周寒河自東南繞行而過,匯於青弋江;境內福定山,珩琅山東西相望,兩山皆一山接三地,福定山連福定、肖北、義興三村,珩琅山為寒亭境內最高峰,海拔301.4米,接宣城、蕪湖、南陵三市(縣)。現有正在建設的大豪公司生態別墅園區。

名稱由來

福定名由福定山,傳兩千多年前地藏王菩薩由西藏而來擇地建寺,經福定山而過觀此山象曰:“此乃龍脈寶地,可惜脈數太淺,乘我不住!”遂遠行九華。行前又不捨此龍遊走,便施法定龍於此;後人稱“佛定山”又有建廟堂於此,名為“佛定祠”,經代相傳易為“福定”,福定由此而名。

歷史沿革

福定歷史久遠。據載,鹹豐年間為改里為團為福定團。民國二十八年改聯保制為鄉鎮保甲為福定保。1949年秋改為福定村。1952年7月劃鄉建政為福定鄉。1955年秋擴大鄉區規劃,福定鄉劃屬興福鄉。1956年,合併於寒亭鄉。1958年為福定大隊。自1991年起至今為福定村。
福定村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山場7200畝,耕地3212畝。下轄龍山、牧場、山咀、老屋、馬塘、中馬、下馬、壩塘、雲盤、大路、松林、荷花、渡口、前山、廟村、小窪、楊村、呂村、花屋、上棗、下棗、杜村、歐村23個村民組,680戶,總人口2506人。中共黨員86人,村民代表46人,綜治信息員23人,普法聯絡員23人。

主要資源

福定村物產豐富,享有“花果山”之美譽,盛產桃、李、杏等,水果遠銷蕪湖、南京、上海、東北等地。其中尤以水蜜桃最負盛名。特有的土壤和氣候,使福定水蜜桃具有個大、核小、皮薄、汁多、香甜的特色。福定村也因發展庭院經濟成績顯著,1986年市委在我村召開了有各個鄉鎮負責人參加的發展庭院經濟現場會,原省人大主任孟富林也親臨我村視察,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註:摘自《鄉鎮史話》)。農業以水稻、菸草、棉花為主。林業以用材林為主

社會經濟

現階段我村養殖業發展很快,有養雞場5家,年出欄量近30萬隻,肉鴿養殖場2戶,年出欄量3000隻,養羊戶3戶,年出欄量近1000頭。優質菸草種植近200畝及150畝的中藥材吳茱萸經濟林。

榮譽稱號

2002年獲寒亭農村信用社“信用村”;2003年度獲寒亭鎮民兵工作目標考核先進單位;2004年獲宣州區司法局,民政局“民主法治示範村”,2006年度民兵目標考核先進單位;獲宣州區委“2007-2008年度“五個好”村黨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