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單行[成語]

禍不單行[成語]
禍不單行[成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禍不單行,huò bù dān xíng,漢語成語,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出自漢·劉向《說苑·權謀》。

基本信息

解釋

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成語典故

出處: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來,禍必重來者也。”

示例:

禍不單行,那個私立中學因為吃了一家錢莊的倒帳,發不出薪水了。 葉聖陶《得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朱自清《背影》

詞語辨析

近義詞:多災多難、福無雙至、雪上加霜、屋漏偏逢連夜雨避坑落井、落井下石、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佛頭著糞、火上澆油、災患叢生

反義詞: 時來運轉、雙喜臨門、錦上添花、雪中送炭

用法

語法: 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常與“福無雙至”連用

造句:他真禍不單行,剛掉了100元,這又掉了一份重要檔案。

另解:漏屋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

人倒霉了,喝涼水也塞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