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亦稱肉毒中毒,是因進食含有肉毒桿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臨床上以噁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眼肌及咽肌癱瘓為主要表現。如搶救不及時,病死率較高。

【病因】

(一)傳染源:家畜、家禽及魚類為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食物傳播,多見於醃肉、臘肉、豬肉及製作不良的罐頭食品,部分地區曾因食用豆豉、豆瓣醬、臭豆腐及不新鮮的魚、豬肉、豬肝而發病。
(三)易感性:普遍易感,不引起人與人之間傳染。

【臨床表現】

潛伏期12~36h,最短為2~6h,長者可達8~10天。中毒劑量愈大則潛伏期愈短,病情亦愈重。
起病突然,病初可有頭痛、頭昏、眩暈、乏力、噁心、嘔吐(E型菌噁心嘔吐重、A型菌及B型菌較輕);稍後,眼內外肌癱瘓,出現眼部症狀,如視力模糊、復視、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口腔及咽部潮紅,伴有咽痛,如咽肌癱瘓,則致呼吸困難。肌力低下主要見於頸部及肢體近端。由於頸肌無力,頭向前傾或傾向一側。腱反射可呈對稱性減弱。
植物神經末梢先興奮後抑制,故淚腺、汗腺及涎腺等先分泌增多而後減少。血壓先正常而後升高。脈搏先慢後快。常有頑固性便泌、腹脹、尿瀦留。病程中神志清楚,感覺正常,不發熱。輕者5~9日內逐漸恢復,但全身乏力及眼肌癱瘓持續較久。

【診斷】

1.動物試驗
(1)取早期血清注入小白鼠(或豚鼠、小貓)腹腔,每鼠1毫升,對照組分別加用A、B、E、F型抗毒素,如有肉毒毒素,則小白鼠出現呼吸困難及蜂腰和失聲,但加用同型抗毒素者無症狀。
(2)取可疑食物生理鹽水浸出濾液,用上述方法注入小白鼠腹腔,觀察結果,另外以經100℃加熱20分鐘滅毒的浸出濾液為對照。
(3)禽類眼瞼注射法,將標本液0.1~0.5毫升注射於雞、麻雀或鴿子等一側下眼瞼皮下,另側注射稀釋用液作對照。如眼瞼閉合,可判定標本中含有肉毒毒素。
2.間接血凝試驗 用肉素抗毒素致敏的紅細胞來檢查可疑食物浸出液有無毒素,特異性及敏感度都很高。

【治療】

(一)抗毒素治療:多價肉毒素(A、B、E型)對本病有特效,必須及早套用。
(二)對症治療: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並予適當鎮靜劑,以避免癱瘓加重。患者於食後4h內可用5%碳酸氫鈉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及灌腸,以破壞胃腸內尚未吸收的毒素。
(三)化學療法。


患病部位: 全身性疾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