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氏

姓氏起源

遠古時代,有一種掌管祭把,通鬼神、問吉凶的官職叫巫祝,其子孫有以祖上官職為姓,相傳姓祝;
上古西周時,周武王封一支黃帝族的後裔於祝,後來建立了祝國(在今山東省濟南市),其公族子孫就以國名為姓,相傳姓祝。

聚集地(遷徙分布)

《姓纂)記載:古有巫史祝之官,其子孫因以為氏。

歷史名人

祝融:帝顓頊的孫,名重黎,為高辛氏火正。以諄耀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命重黎殺而不盡。帝以庚寅日殺重黎,以其弟吳回代重黎,復居火正為祝融,遂平共工氏。後世把為火神。
英台:東晉上虞人。女扮男裝,與會稽梁山伯同遊學3年。英台先歸,山伯過上虞訪之,始知英台為女。欲娶為妻,而英台己許貿城馬氏。山伯後為鄖令,相思病卒,葬城西清道原,次年,英台適馬氏,趁舟過梁山伯墓,風濤阻舟不能前,英台登岸臨墓慟哭,墓地忽裂,遂與山伯並埋。宰相謝安聞知,奏封為義婦冢。
  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明朝長洲人。博學善文,尤工書法,其狂草下筆縱橫,於似無規則中見功力。著有《祝氏集略》30卷、《懷星堂集》30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