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和我

祖父和我

祖父和我是民國時期“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所著的一篇文章。課文重點寫了作者(蕭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是童年遊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亂鬧”,至於採摘黃瓜、追捕蜻蜓、采倭瓜花、捉綠螞蚱,更是孩童的遊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裡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

基本信息

主要內容

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是童年遊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亂鬧”,至於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綠螞蚱,更是孩童的遊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裡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裡,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文中,祖父是一個慈愛、仁厚、善解人意的老人,而作者則是天真、頑皮、隨意以及自由的。

中心思想

1、對童年的留戀之情

2、對祖父的懷念和感激

3、對自由的嚮往

4、對大自然的熱愛

人物形象

“我”:天真、頑皮、可愛、自由自在、快樂、隨意,依賴祖父,活潑,想像力豐富。祖父:慈祥、耐心、寬厚、仁厚、寬容,善解人意,勤勞。

文章特色

1、借景抒情。
2、生動的描寫:比喻生動、用詞貼切且充滿童趣。
內容梳理
課文用生動的筆墨展示了一幅充滿情趣的祖孫生活畫卷,表現了祖孫之間濃濃的親情,同時描繪了自由美好的大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
文章一開頭並未著筆寫“我”和祖父的故事,而是著重描寫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一種自由輕鬆的生活氛圍,為下文表現祖孫間的真摯情感做了鋪墊。不僅自然環境的美好讓“我”喜愛,更重要的是祖父給予我的寬鬆自由的成長環境,讓“我”體會到了濃濃的親情。如:祖父對“我”調皮搗蛋行為的寬容,耐心地教“我”區分穀子和狗尾巴草等。這份真摯的祖孫情與愉快自由的生活氛圍都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作者借園中的景與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內心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和對親情的歌頌。
課文段落
課文共有三十三個自然段。

作者簡介

蕭紅蕭紅
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使用筆名蕭紅)。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了香港九龍。重病的蕭紅,陷落在九龍。終於在最後這所臨時醫院裡逝世。

蕭紅的創作力求寫真,以繪出生活本來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實感為限,她狀人寫景,抒情寫性,雖不著意敷彩設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於生活的濃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澤,將美麗鮮活和質利無華統一起來,創造了一種介乎小說和散文詩之間的新的小說文體。蕭紅就是用這樣的小說文體豐富了我國現代文壇的花苑,成為中國新文學史上一位有風格的傑出的女作家。

蕭紅作品

蕭紅主要作品簡目年表:

《跋涉》,悄吟(蕭紅)、三郎(蕭軍)合著,集中收蕭紅小詩《春曲》及短篇小說五篇。

生死場》(長篇小說)

《商市街》(散文集)

《橋》(散文、短篇小說集),署名消吟

《牛車上》(散文、短篇小說集)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

蕭紅散文

回憶魯迅先生

《馬伯樂》(長篇小說)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

《小城三月》(中篇小說)

《砂粒》長篇組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