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1、概念:肖水源於1986年編制,該量表共有十個條目,用於測量個體的社會支持度。2、記分⑴總分:即十個條目評分之和。⑵客觀支持分:2、6、7條評分之和。⑶主觀支持分:1、3、4、5條評分之和。⑷對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條評分之和3、注意事項:評定的時間範圍應考慮每個條目的具體要求,一般應根據受檢者本人慣用的方式和情況進行評定。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Q)

簡述

1、概念

肖水源於1986年編制,該量表共有十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三個維度。用於測量個體的社會支持度。

2、記分

⑴總分:即十個條目評分之和。

⑵客觀支持分:2、6、7條評分之和。

⑶主觀支持分:1、3、4、5條評分之和。

⑷對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條評分之和

3、注意事項

評定的時間範圍應考慮每個條目的具體要求,一般應根據受檢者本人慣用的方式和情況進行評定。

產生背景

學術界對社會關係與健康的關係已有了很長時間的研究。早在上個世紀,法國社會學家Durklieim就發現社會聯繫的緊密程度與自殺有關。本世紀以來,社會流行學研究表明社會隔離或社會結合的緊密程度低的個體身心健康的水平較低,而死亡率則較高。在各年齡組,缺乏穩定婚姻關係和社會關係較孤立的個體易患結核病、意外事故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且死亡率高於有穩定婚姻關係者。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發現,與正常人比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面較窄,一般僅限於自己的親人,而神經症患者社交活動少,社會關係鬆散。老年人如果有較密切的社會關係,則可以有效地減少抑鬱症狀。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學文獻中引人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社會學和醫學用定量評定的方法,對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的關係進行大量的研究。多數學者認為,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於健康,而劣性社會關係的存在則損害身心健康。社會支持一方面對應激狀態下的個體提供保護,即對應激起緩衝作用,另一方面對維持一般的良好情緒體驗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提供評定社會支持的工具,肖水源於1986年設計了一個十條的《社會支持評量表》並在小範圍內試用,1990年又根據使用情況進行了小規模修訂,現對該量表設計的理論基礎、使用方法和實際使用情況作一些簡單介紹。

量表設計的理論基礎

到目前為止,社會支持一詞仍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在早期的一些研究主要以社會結構因素(如婚姻關係)來衡量社會關係,近年來則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趨向於分析不同來源和不同性質的支持與健康關係。

一般認為,社會支持從性質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客觀的、可見的或實際的支持,包括物質上的直接援助和社會網路、團體關係的存在和參與,後者是指穩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穩定的社會聯繫如非正式團體、暫時性的社會交際等的大小和可獲得程度,這類支持獨立與個體的感受,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另一類是主觀的、體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個體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與個體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對這兩類支持的重要性,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多數學者認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觀支持更有意義,因為雖然感受到的支持並不是客觀現實,但是“被感知到的現實卻是心理的現實,而正是心理的現實作為實際的(中介)的變數影響人的行為和發展”。

然而,這並不等於說客觀支持沒有意義。實際上,雖然主觀體驗到的社會支持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但是它總是有一定的客觀基礎的。因此,國外較有影響的社會支持問卷一般仍採用多軸評價的方法。例如:Sarason等(1981)的社會支持問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SSQ )共有27個條目,分為兩個維度:社會支持的數量,即在需要的時候能夠依靠別人的程度,主要涉及客觀支持;對所獲得的支持的滿意程度,評定的是對支持的主觀體驗。Andrews (1978)閉在一項城市社區研究中,套用的社會支持問卷共有16個項目,分為三個部分,即危機情況下的支持(crisis support),鄰居關係和團體參與。Hendeson等(1981)的社會交往調查表(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I )分為社會支持的可利用度和自我感覺到的社會關係的適合程度兩個維度。

除實際的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主觀體驗外,本文作者(1987)還提出,社會支持的研究還應包括個體對支持的利用情況。個體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存在著差異,有些人雖可獲得支持,卻拒絕別人的幫助,並且,人與人的支持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個人在支持別人的同時,也為獲得別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礎。因此,對社會支持的評定有必要把對支持和利用情況作為社會支持的第三個維度(前述ISSI評定的可利用度是指可以利用的客觀資源,與我們所說的對支持的主動利用不同)。

自八十年代初以來,我國心理衛生工作者在研究中開始大量使用評定量表,有的直接移植國外的量表或稍加修訂,有的則在參考國外文獻的基礎上設計新的問卷,但未見有評定社會支持的量表。由於SSQ和ISSI等國外流行的問卷條目繁多,且其中相當一部分條目不太符合中國國情。考慮到我國受試者的文化素質一般較西方國家低,且對問卷調查不習慣,且在我國的心理衛生研究中,問卷和條目的數量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因此,我們本著有效和簡潔的原則,在參考國外有關資料的基礎上,自行設計了只有十個條目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該量表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等三個維度。

量表的研究套用

據不完全統計,自1986年以來,《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已在國內二十多項研究中套用,並被譯為日文用於一項國際協作研究。從反饋回來的意見看,該問卷的設計基本合理,條目易於理解無歧義,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1987)試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128名二年級大學生進行測試,量表總分為34. 56±3. 73分,兩個月重測總分一致性R=0. 92(P<0. 01),各條目一致性Rl-10在0.89±0.94之間,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重測信度。

國外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對身心健康有顯著的影響,即社會支持的多少可以預測個體身心健康的結果。從已有的研究結果看,《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測定結果與身心健康結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相關性,即該量表具有較好的預測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汪向東等(1988)將該量表套用於對深圳移民的心理健康研究,發現本地組社會支持總分(33.77±0.68)高於遷居組(36.78±3.73,兩組比較P<0. 01 )。SCL- 90代表的心理健康水平與遷居組社會支持總分呈顯著負相關,多元回歸分析發現遷居組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與深圳居住時間、遷居態度和社會支持狀態有關。解亞林等(1993)分析社會及心理因素與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關係,發現《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三個維度都與SCL- 90症狀呈負相關,其中主觀支持和對支持和利用度與症狀的相關顯著。以大學生SCL- 90總症狀指數大於2分為劃界進行兩類判別,《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利用度進人差別方程,成為預測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四個社會與心理因素之一,表明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確實與精神健康相關,是社會支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肖水源等(1991,1992)套用病例配對方法研究應激、社會支持等社會與心理因素對消化性潰瘍的影響,發現患者的社會支持總分低於配對的正常組(P<0.01),表明社會支持水平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與復發可能有一定的關係。用該量表分析10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社會支持水平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係,發現社會支持總分與SCL- 90評分呈負相關,相關係數為-0.1848 (P<0.05)。SCL-90總痛苦水平為因變數,社會人口學資料、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病期、併發症等因素為自變數作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社會支持是進人回歸方程的四個因素之一。

量表計分方法

(一)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條目計分方法

1.第1-4,8-10條:每條只選一項,選擇1,2,3,4項分別計1,2,3,4分。

2.第5條分A,B,C,D四項計總分,每項從無到全力支持分別計1—4分。

3.第6、7條如回答“無任何來源”則計0分,回答“下列來源”者,有幾個來源就計幾分。

(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分析方法

1.總分:即十個條目計分之和。

2.客觀支持分:2,6,7條評分之和。

3.主觀支持分:1,3,4,5,條評分之和。

4.對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條。

具體格式與內容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指導語:下面的問題用於反映您在社會中所獲得的支持,請按各個問題的具體要求,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寫。謝謝您的合作。

1.您有多少關係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幫助的朋友?(只選一項)

A一個也沒有 B1—2個 C 3-5個 D 6個或6個以上

2.近一年來您:(只選一項)

(1)遠離家人,且獨居一室。

(2)住處經常變動,多數時間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3)和同學、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與鄰居:(只選一項)

(1)相互之間從不關心,只是點頭之交。

(2)遇到困難可能稍微關心。

(3)有些鄰居都很關心您。

(4)大多數鄰居都很關心您。

4.您與同事:(只選一項)

(1)相互之間從不關心,只是點頭之交。

(2)遇到困難可能稍微關心。

(3)有些同事很關心您。

(4)大多數同事都很關心您。

5.從家庭成員得到的支持和照顧(在無、極少、一般、全力支持四個選項中,選擇合適選項)

I.夫妻(戀人)

A無、B極少、C一般、D全力支持

II.父母

A無、B極少、C一般、D全力支持

III.兒女

A無、B極少、C一般、D全力支持

IV.兄弟姐妹

A無、B極少、C一般、D全力支持

V.其他成員(如嫂子)

A無、B極少、C一般、D全力支持

6.過去,在您遇到急難情況時,曾經得到的經濟支持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幫助的來源有:

(1)無任何來源。

(2)下列來源:(可選多項)

A.配偶;B.其他家人;C.親戚;E.同事;F.工作單位;G.黨團工會等官方或半官方組織;H.宗教、社會團體等非官方組織;I.其它(請列出)

7.過去,在您遇到急難情況時,曾經得到的安慰和關心的來源有:

(1)無任何來源。

(2)下列來源(可選多項)

A.配偶; B.其他家人;C.朋友D.親戚;E.同事;F.工作單位;G.黨團工會等官方或半官方組織; H.宗教、社會團體等非官方組織;I.其它(請列出)

8.您遇到煩惱時的傾訴方式:(只選一項)

(1)從不向任何人訴述.

(2)只向關係極為密切的1-2個人訴述。

(3)如果朋友主動詢問您會說出來。

(4)主動訴述自己的煩惱,以獲得支持和理解。

9.您遇到煩惱時的求助方式:(只選一項)

(1)只靠自己,不接受別人幫助。

(2)很少請求別人幫助。

(3)有時請求別人幫助。

(4)有困難時經常向家人、親友、組織求援。

10.對於團體(如黨團組織、宗教組織、工會、學生會等)組織活動,您:(只選一項)

(1)從不參加

(2)偶爾參加

(3)經常參加

(4)主動參加並積極活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