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何為?

內容介紹

《社會學何為?》的兩份索引系作者根據原書索引改編而成。個別譯者注以括弧形式隨附在正文當中。這本《社會學何為?》的書名特別譯作“何為”,而不是字面上的“雄心”(女性主義者又可以從中看出某種歧視來)或者“抱負”,這正反映了後經典時代某種明確的曖昧。《社會學何為?》中所論的“ambition”可恢宏可侷促,可卑微可高遠,到了後經典時代的許多理論,甚至於根本就放棄了“宏大”、“未來”與“道德”指向的欲求,視之為某種知識暴力,斥之為“宏大敘事”的欺詐。但這正是兩位作者寫作的居心所在:在這個無論是外部社會生活還是內部知識生活都高度專業化、理性化的時代,重新將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關聯起來。中譯者也想以這樣的譯名,扣合詩哲們面對四月荒原般的時代風景發出的追問:社會學家何為?

作品目錄

致謝 第一編經典社會學第一章多源的開端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社會學、啟蒙運動與反啟蒙運動 第三節“社會的虛設”之碎裂與社會學之“危機” 第四節社會學之未來:復歸經典主題? 第五節社會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第二章人本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實證主義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實證論社會學:作為宗教的社會學 第五節小結第三章神聖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神聖範疇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神聖範疇之普在抑或衰減 第五節小結第四章悲劇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社會互動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生機與僵化:個體的悲劇命運 第五節小結第五章英雄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理性化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意義或無意義? 第五節小結第六章規範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價值系統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行動理論還是系統理論? 第五節小結 第二編後經典社會學第七章衝突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衝突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社會整合與系統整合 第五節小結第八章女性主義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性的它者性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它們是社會建構的嗎? 第五節小結第九章“種族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種族它者性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種族能否成為社會學核心範疇? 第五節小結第十章理性論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理性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規範與利益 第五節小結第十一章(後)現代社會學 第一節引論 第二節社會範疇之終結? 第三節社會生活與道德生活之基本形式 第四節自我/它者之張力 第五節小結第十二章結語參考文獻索引譯者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