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上下卷)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上下卷)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上下卷)》,作者:於崇文,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於2006年12月1日出版。本書運用複雜性科學研究礦產資源的形成與發展,提出了“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的成礦系統複雜性理論;並且通過礦床範式的研究與實踐,提出該理論對於礦床成因與成礦規律的探索及礦產資源的勘查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信息

作者於崇文編著
ISBN:10位[7533647971]13位[978753364797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1
定價:¥198.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運用複雜性科學研究礦產資源的形成與發展,提出了“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的成礦系統複雜性理論;並且通過礦床範式的研究與實踐,提出該理論對於礦床成因與成礦規律的探索及礦產資源的勘查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推薦

本書運用複雜性科學研究礦產資源的形成與發展,提出了“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的成礦系統複雜性理論;並且通過礦床範式的研究與實踐,提出該理論對於礦床成因與成礦規律的探索及礦產資源的勘查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於崇文出身於一個尋常人家,父親是紗廠的一名會計,母親年輕時曾為紗廠女工,後來操持家務。1924年農曆正月十一日(公曆2月15日)生於上海,祖籍寧波市鎮海區的大頭鎮橫河鄉(現在的鎮海北倉深水港附近)。他出生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之後,又在文化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半殖民地上海。1930年他開始上國小,1931年“九·一八”日本軍國主義侵占我國東三省,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淪陷。1943年高中畢業,於崇文離開淪陷區“孤島”,轉輾江、浙、閩、贛、湘、黔、川、滇諸省,長途跋涉,進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復員北上北京大學。從國小到大學,他幾乎全部是在抗戰時期接受教育。因此在他的一生,首先接受的就是終生難忘的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百折不回、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傳統。於崇文慶幸的是在長期的戰爭環境中,他仍然接受到只有在中國才可能接受到的優良學校教育。然而也因戰爭而蹉跎光陰4載,1950年才從大學畢業,但其中也留下了他一生中的一段寶貴經歷。

目錄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開生長(上卷)
導言
參考文獻
第一篇非線性科學基礎
第1章從線性到非線性,由簡單到複雜
第1節線性和非線性
第2節線性空間
第3節非線性科學的三大基本範式
參考文獻
第2章自相似性與分形
第1節自相似性
第2節分形
附錄
參考文獻
第3章非線性動力學
第1節映射和動力學
第2節離散動力學方程
第3節單峰映射
第4節較高維映射
第5節機率密度
附錄
參考文獻
第4章孤子和自孤子
第1節孤子
第2節白孤子
參考文獻
第5章時空結構(時-空斑圖)及其形成
第二篇成礦系統複雜性理論
第6章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
第7章礦床——成礦耗散系統中的自孤子
第三篇成礦系統複雜性專論
第8章成礦物質成分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第9章成礦過程複雜性——斷裂-多孔岩石中複雜流動-化學反應耦合過程的動力學與複雜性
第10章礦床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場
第11章成礦系統的演化
第12章成礦的發生
第13章超臨界地質流體與成礦
第14章礦床的分帶性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開生長(下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