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頭禮

辭彙釋義

pènɡ tóu lǐ
1.藏族最親密的禮節。行禮時雙方臉擦臉﹑額觸額或頭碰胸部。這種禮節只有在家人或最親密的人遠行時才舉行。

碰頭禮的意義

碰頭禮又稱為額禮、額頭禮,顧名思義就是彼此用額頭來碰撞行禮,這個動作在東方儒家文化影響下的華人社會裡是少見的,因為那樣在儒家的標準已經是近乎夫妻間的親密行為了,更何況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碰撞額頭,更容易引發曖昧的誤會,導致很多男居士到了寺院見到喇嘛,不敢做出這種很尷尬的動作,海外西方文化有這樣的習慣,但是也是常見於親人、好友之間,除非是宗教上的熱情,或是戲劇、生日派對上的狂歡,否則這樣的親密動作是罕見的,特別是在西藏,這還是一種高貴的見面禮,就像歐美國家的親吻左右臉頰,碰頭禮除了示意友好之外,也是心心相印的表征,因為頭部象徵“心與思想”,行額頭禮,就是心照不宣的說明彼此的心意是一樣,也是一種“信任感”,就佛教的術語來說,碰頭禮的動作又可以說是“身、口、意”三者合一的莊嚴攝受表現。

碰頭禮的動作

動作很簡單不用學,是經驗問題,看一次就會了,一般都會彼此雙手互相抓擁,彼此的額頭互相輕碰一下,如果是道別時刻,額頭還可以多停留一下,彼此互相念出祝福的話語,當然這個在久違相逢見面時也可以,純粹看您們彼此的熱情程度。

碰頭禮的對象與場合

碰頭禮常見於喇嘛與喇嘛之間,或是藏人與藏人之間,一般藏人不太會主動要求活佛跟他作碰頭禮,都是以獻哈達居多,當然也不太會有活佛主動要求藏人行碰頭禮的情況,除非對方是有相當地位的大德居士,就是活佛認為他比自己還尊貴,才會行禮。碰頭禮跟摸頂加持不一樣,它不是一種形式上的宗教加持動作,所以一般活佛喇嘛就算他自己覺得謙虛或是地位不夠,還是會樂意跟您行碰頭禮的,無論是“相見歡”還是“離別”的時刻都可以的。

碰頭禮的原則

您和對方要關係夠熟識,才會行碰頭禮,一般在藏區或是漢地初次見面的場合,除非是:
1、對方主動把頭靠上您的額頭示意;
2、或是是盛大的法會上,彼此又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士,才會在第一次見面時就用上碰頭禮,否則自己不要主動。
假裝跟喇嘛裝熟,強行碰頭禮之後有尷尬之意的,因為您要見的人不見得是位熱情活潑的藏人,可能是很沉靜禪定中的喇嘛,特別是指導閉關禪修的喇嘛,或是在佛學院教書的堪布,常有這樣的個性內向情況,碰頭禮是彼此要有熱情、熟識的情況才進行,因此應該應該視對方情況而定,先以獻上哈達為宜。
接受碰頭禮或是摸頂加持時的當下,心裡應該要廣發菩提心,把善念善業回向給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菩薩的攝受加持,以得到短暫的安樂直到究竟的解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