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玩芳集

碧梧玩芳集

《史》稱其罷相歸後,又十七年而卒。 其集《宋史》不著錄,原編卷數已不可考。 今全書雖佚,而《緒論》尚散見《永樂大典》中,並裒為一卷,附於文後,共為二十四卷。

民國四年刻本
《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馬廷鸞撰。廷鸞字翔仲,樂平人,淳祐七年進士,歷官右丞相,兼樞密使,事跡具《宋史》本傳。《史》稱其罷相歸後,又十七年而卒。考廷鸞之罷在度宗鹹淳八年壬申,其歿當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今集中《老學道院記》,稱著雍困敦之歲,餘年六十有七,則作是文時,去其病歿已不遠。似集為其子端臨所編矣。其曰“碧梧玩芳”者,廷鸞家有碧梧精舍,晚年又自號“玩芳病叟”,因以為名也。自明以來,外間絕無傳本。惟《永樂大典》所收,頗存梗概。大抵駢體最工。理宗末年,又居兩制,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其他詩文亦皆典贍秀潤,盎然有捲軸之味。端臨承藉世業,撰為《文獻通考》,至今為藝林寶重,即廷鸞所學可知也。其集《宋史》不著錄,原編卷數已不可考。謹以今所存者裒輯排比,分為二十三卷。廷鸞又嘗仿呂祖謙《大事記》之例,作《讀史旬編》,以十年為一旬,起帝堯元載甲辰,迄周顯德七年庚申,為三十八帙。今全書雖佚,而《緒論》尚散見《永樂大典》中,並裒為一卷,附於文後,共為二十四卷。《宋史》稱廷鸞所著又有《六經集傳》、《語孟會編》、《楚辭補記》、《洙泗裔編》、《讀莊筆記》諸書,今並不傳。又稱其召試館職時,即以彊君德,重相權,收直臣,防近習為對。為將作少監時,論貢舉三事,又言宜蠲除被災州縣租賦。為起居舍人時,言太史當謹書災異,又言翕受敷施,以壯人才之精神;虛心容納,以植人言之骨幹,念邦本而以公滅私,嚴邊備而思患預防。同知樞密院時,言培命脈,植根本,崇寬大,行忠厚,又言恢大度以優容,虛聖心而延佇,推內恕以假借,忍難行而聽納,則情無不達,理無不盡云云。其文今皆不見於集中。或奏疏別為一編,故此集皆不見收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