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是1996年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美國動作冒險電影,由湯姆·克魯斯、強·沃特、艾曼紐·貝阿等主演,於1996年5月22日在美國上映。 《碟中諜》根據1968-1973年在美國CBS電視台播出的同名電視劇改編,故事圍繞美國“不可能的任務情報署()”展開。該情報署的特工都身手不凡,而且他們也擅長使用易容術,讓目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供出情報。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碟中諜劇照 碟中諜劇照

中情局向以吉姆為首的特工小組發來指令,一名特工人員已經叛國,將在布拉格的領 事館竊取中情局在東歐潛伏的特工名單,一旦落入壞人手中,後果將不堪構想。他們奉命獲取該特工竊取情報的證據,並將其與買家逮捕。很快,在吉姆的策劃下,一線主力伊森·亨特和其他幾名成員全部到位,不過當計畫進行到一半時,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包括吉姆在內的小組成員相繼殞命,情報失蹤,只有伊森一人生還。精神幾乎崩潰的伊森與上司見面,卻因倖免遇難和帳戶上突然多出的12萬美元被指認為叛徒,原來失竊的是假情報,行動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查出內奸。突出重圍的伊森決定查出叛徒,而此時,同樣僥倖生還的吉姆的妻子克萊爾與伊森重逢。

同買家麥克斯取得聯繫後,伊森承諾自己能夠弄到特工名單,條件除了1000萬美元外,還要其交出內奸。伊森找到中情局的兩名停職特工,一行四人潛入蘭利總部,成功竊取情報。趕到倫敦的伊森突然邂逅吉姆,在吉姆的謊言下,伊森逐漸理清脈絡,吉姆和克萊爾應該是幕後真兇。不久,伊森、麥克斯、吉姆和中情局齊聚交易情報的火車,展開殊死搏鬥。一番驚心動魄的交鋒過後,伊森終於剷除內奸,重新回到特工行列。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湯姆·克魯斯Ethan Hunt簡介 括弧為香港明珠台粵語配音,後者為中錄六區版
強·沃特Jim Phelps配音 喬榛、白濤
艾曼紐·貝阿Claire Phelps配音 丁建華
讓·雷諾Franz Krieger簡介 括弧為香港明珠台粵語配音
亨利·科澤尼Eugene Kittridge配音 劉風、陸揆
文·瑞姆斯Luther Stickell配音 胡平智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Sarah Davies配音 王建新、廖菁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Max配音 馮憲珍
馬塞爾·尤勒斯Alexander Golitsyn
揚·卡拉米特魯Zozimov
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Jack Harmon
代爾·戴Frank Barnes
茵格保加·達坤耐特Hannah Williams

職員表

製作人湯姆·克魯斯、Paul Hitchcock、保拉·華格納、J.C. Calciano
監製保羅·希區考克、寶拉·韋格納、湯姆·克魯斯
原著布魯斯·蓋勒
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
副導演(助理)Paul F. Bernard、凱文·德·拉·諾伊
編劇大衛·凱普、斯蒂文·澤里安、羅伯特·唐尼
攝影史蒂芬·H·布魯姆
配樂丹尼·艾夫曼
剪輯保羅·赫希
藝術指導諾曼·雷諾茲
美術設計Fred Hole、Jonathan McKinstry
服裝設計Penny Rose
視覺特效Andrew Eio、約翰·諾爾、Joe Letteri、Richard Yuricich
布景師Peter Howitt

[演職員表信息來源]

角色介紹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伊森·亨特 演員湯姆·克魯斯
本是快樂的CIA特工,樂此不疲的執行著各種危險的任務,直到一個神秘人搞到了美國在東歐的所有臥底人員的部分名單,並準備賣給反美勢力。為了阻止這個不和諧的陰謀,伊森被領導吉姆·菲爾普斯帶到了布拉格,準備抓獲神秘人。原本以為又是一次輕鬆愉快的任務,但沒想到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出了差錯,伊森的小隊幾乎全軍覆沒,僥倖倖存的他還被懷疑是內奸。事情當然不能就這樣算了,伊森冒著各種危險與臥底名單買家馬克思合作,並找到電腦專家盧瑟和飛行員弗蘭茲幫忙,潛入CIA偷取完整特工名單,目的是用其和馬克思交換害隊友身亡的神秘人。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克萊爾 演員艾曼紐·貝阿
克萊爾是IMF主管吉姆·菲爾普斯的妻子,和伊森、吉姆一道在布拉格執行阻止特工名單泄露的任務。行動橫生枝節,特工接連死亡,伊森目睹克萊爾在汽車爆炸中喪生,但隨後當他回到安全屋時,克萊爾卻緊跟著出現,並說服伊森相信她在爆炸前就逃出了汽車。克萊爾在竊取中情局磁碟行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偽裝成職員接近實驗室管理員,將腹瀉藥投入後者飲料,為伊森進入實驗室爭取了時間。但在影片結尾,伊森設計證明了克萊爾是陷害他的人之一,她在吉姆和伊森的打鬥中中槍而死。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盧瑟 演員文·瑞姆斯
乍一看,盧瑟是個渾身肌肉的大塊頭,但他的腦瓜子也不是吃素的。IMF小組屢建奇功離不開他精湛的電腦技術協助,他在第一集侵入中情局網路拉響火警,指導伊森操作中央電腦,並在高速列車的情報交易中暗中協助,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吉姆 演員強·沃特
時任IMF主管的吉姆統籌了布拉格清除內鬼行動,但連中情局高層也未料到他才是真正內鬼。夥同克魯格和克萊爾,他將小組成員一一殺害,偽造了自己死亡,陷害逃生的伊森為內奸,並意圖將絕密名單出售給軍火販麥克斯以牟取暴利。騙局被伊森拆穿後,他攜款爬上高速列車頂逃亡,與克魯格一同被口香糖炸彈的火球吞噬。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碟中諜[1996年湯姆·克魯斯主演電影]
克魯格 演員讓·雷諾
伊森在除奸行動中撿回一條命後,招募克魯格入伙前往中情局偷磁碟,兩人從通風管道進入實驗室上空,克魯格用繩索將伊森垂下,配合默契完成了驚天盜案。可惜的是,這么一位硬漢魅力十足的老特工,在結尾揭示是協助吉姆陷害伊森的反派,他的匕首沾滿了情報員的鮮血,也成為出賣他的關鍵證物。陰謀敗露之際,他駕駛直升機要致伊森於死地,最後葬身於口香糖炸彈的爆炸中。

[角色介紹信息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曲目專輯信息
Theme from Mission: ImpossibleSpying GlassI Spy
專輯封面 專輯封面
Impossible MissionHeadphonesWeak
On and OnClaireDreams
You, Me and World War IIISoTrouble
No GovernmentAlrightMission: Impossible Theme (Mission Accomplished) 唱片公司: Island,發行時間: 1996年05月14日

[音樂原聲信息來源]

幕後花絮

製作花絮

•最初為該片編寫曲目的是Alan Silvestri,在他退出前已經完成了23分鐘的樂章,後來他將該段音樂用在1996年的《蒸發密令》當中。

•電視劇版《諜中諜》的鐵桿冬粉非常不滿該片對吉姆的描寫。

•在拍攝伊森潛入中情局總部竊取情報的畫面時,被懸在半空中的克魯斯總是頭部著地,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克魯斯不得不在鞋裡放了很多硬幣。

•中情局總部大廳是在倫敦的郡議會大樓拍攝的,而塔橋旁邊的直升機停機坪是臨時搭建的。

•布萊恩·德·帕爾瑪最初希望朱麗葉·比諾什扮演克萊爾。

•該片是在全美3000多家影院上映的第一部影片。

•伊森吊在天花板上竊取情報的方法源於1964年的《通天大盜》。

穿幫鏡頭

•穿越海峽隧道的倫敦至巴黎的火車不是TGV,而是歐洲之星,而且隧道是單向獨立的。

•影片中稱,伊森用手接住汗滴時離地僅2英寸,這個距離根本沒法用手接。

•當伊森從天花板降下時,如果地上真有壓力感應裝置,身體下降所帶來的空氣壓力足以引發警報。

•列車在英國和法國都是左側通行。

•在影片開頭伊森給克萊爾注射時,針頭明顯是圓的而不是尖的。

獲獎記錄

年份屆數組織獎項獲獎者類別
1997第2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布萊恩·德·帕爾瑪提名
2014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國外展映單元提名
1997第6屆MTV電影獎最佳動作場景提名
1997第23屆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提名

[獲獎記錄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風靡全美的同名電視劇集播映30年後,美國知名導演、當代懸疑大師布萊恩·德·帕爾馬再度拾起該經典題材,將《碟中諜》搬上電影銀幕。故事延續了電視劇版的架構和脈絡,但卻將背景移到了現代網路時代。

主創團隊

《碟中諜》製片方不僅請到了好萊塢知名男影星湯姆·克魯斯擔當男一號,該片也是克魯斯與前經紀人波拉·華格納成立的“克魯斯·華格納製片公司( C|W Productions)”的處女作,湯姆·克魯斯與波拉·華格納親自擔任製片人一職。

影片配樂

《碟中諜》配樂部分由音樂大師丹尼·埃爾夫曼操刀,同時請來了愛爾蘭U2樂隊的吉它手亞當·克雷頓與鼓手拉里·穆林將電視劇版主題曲進行了重新編配。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時間
美國、加拿大1996年5月22日
中國1996年6月13日(香港),12月(大陸)
新加坡1996年6月6日
韓國1996年6月15日
澳大利亞1996年6月26日
阿根廷1996年7月4日
愛爾蘭、英國、西班牙1996年7月5日
巴西、墨西哥1996年7月12日
日本1996年7月13日
菲律賓1996年7月17日
荷蘭、多米尼克1996年7月18日
厄瓜多1996年7月24日
冰島1996年7月26日
哥倫比亞1996年8月6日
德國1996年8月7日
奧地利1996年8月8日
瑞士、烏拉圭1996年8月9日
挪威1996年8月23日,1996年(挪威國際電影節)
丹麥1996年8月23日
塞爾維亞1996年8月29日(貝爾格勒)
南斯拉夫1996年8月29日
葡萄牙、秘魯、芬蘭1996年8月30日
委內瑞拉1996年9月4日
波蘭、斯洛維尼亞1996年9月6日
捷克、智利、匈牙利、斯洛伐克1996年9月12日
義大利、瑞典1996年9月13日
土耳其1996年9月20日
法國1996年10月23日,1996年(多維爾電影節)
比利時1996年10月23日
愛沙尼亞、羅馬尼亞、盧森堡1996年10月25日
希臘1997年8月24日

[上映日期信息來源]

電影票房

《碟中諜》於1996年5月22日在美國正式上映,首周末登入3012家院線,票房報收45,436,830美元,最終美國本土票房累計180,981,856美元,占全球票房比39.5%;海外票房累計276,714,503美元,占比60.5%,最終全球票房報收457,696,359美元。

影片評價

美國媒體

風格獨特,輕鬆活潑,但是缺乏人物深度,儘管影片有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卡司陣容。( 《今日美國》評)激動人心,設計精巧,可看性極強。( 《華盛頓郵報》評)它是最糟糕的錯綜複雜型驚悚片,它永遠無法解開來令人滿意,因為在它的中心沒有什麼是簡單的,只有更多的困惑。( 《舊金山紀事報》評)每一個效果都是這樣計算出來的,只有有意思頭腦的電影製作者和觀眾才會被引起興趣,當然不會有太多興趣,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芝加哥讀者報》評)不管它令人失望的理由是什麼,《碟中諜》是一個錯誤的任務,刺激你希望它的電視版前身重播會立即到來。( 《奧斯汀紀事》評)

中國媒體

影片從一開始就進入一個人物身份全是謎的間諜世界,觀眾還來不及琢磨,一個又一個高潮接踵而至。其中三處尤為精彩:主角從布拉格一家裝修新潮的咖啡館逃離時,打爛巨大的魚缸,不僅畫面獨特,而且具有象徵意義(他掉進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海洋世界);主角潛回中央情報局偷檔案的情節已成為經典;影片的最後一個高潮是他趴在火車頂上,前有隧道,後有直升機追趕,全然是視覺過山車的效果。2000年的第二集由吳宇森導演,有一種典型的吳氏風格,誇張而富有詩意;劇情搬到了澳洲,頭緒遠不如第一集繁複。愛情線依然是薄弱環節。( 1905電影網評)

節奏化的蒙太奇處理、追蹤式的長鏡頭、“頂拍”視覺效果等要素使得《碟中諜》帶有德·帕爾馬強烈的個人風格,情節之巧妙、布局謀篇之細緻、懸念設計之絕頂讓人嘆為觀止,特別是伊桑·亨特潛入中情局總部,空降以竊取特工名單的那段“舞蹈”,把導演本人構造戲劇張力的功夫推向極致。( 新浪娛樂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