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發

碎發

碎發,為男生髮型的一種。其特徵為髮型有層次,參差不齊。劉海位於前額比眉毛稍長,鬢角比耳根部稍長,後面的頭髮自然下垂略蓋住脖子,後部有。碎發,為髮型的一種,常常被分為中碎發、長碎、短碎、毛寸幾種。髮型參差不齊,富有層次感。碎發造型可以將頭部後面不太平整的男生女生的頭部後面顯得更飽滿。

基本信息

簡介

碎發碎發
碎發,髮型的一種。碎發髮型的特色是參差不齊,非常有層次感,無論前面還是後面的造型完美無瑕。

特徵

碎發碎發

髮型有層次,參差不齊。

劉海位於前額比眉毛稍長,鬢角比耳根部稍長,後面的頭髮自然下垂略蓋住脖子,後部有。

剪法

1.一般用牙剪,也可用削刀。
2.一般把頭髮打薄。
3.剪髮時不得分別頭髮將各部分頭髮剪平而沒有層次

優點

碎發碎發

1.可以將臉較豐滿男生的臉顯得廋點,因為鬢角可以遮擋一部分臉龐,可以使男生看起來更帥氣一點。
2.可以將頭部後面不太平整的男生顯得更完美些,因為後部有層次。
3.可以將青春期的男生臉上的疙瘩不顯得明顯。
不適合留碎發的男生:

1.皮膚較黑者;
2.身材廋小者。

分類

長碎:(頭髮大部長度約在20厘米以上、劉海完全蓋住眼睛自然下垂快接近嘴巴、鬢角約到下巴、後部已蓋住脖子的碎發)
普通碎發:(頭髮大部長度約在12厘米以上、劉海蓋住眼睛,鬢角比耳根部稍長,後面的頭髮自然下垂略蓋住脖子)

碎發碎發

短碎:(頭髮大部長度約5厘米左右,劉海位於前額比眉毛稍長,有鬢角,後部和髮際線齊平)
亂碎:(超層次,有些凌亂的長碎、短碎、普通碎發)
毛寸:(頭髮大部長度約3厘米左右,有劉海,有鬢角,後部和髮際線齊平)
刺蝟頭:(頭髮大部長度不超過3厘米,劉海和大部頭髮形成1個整體,無鬢角,後部和髮際線齊平)

碎發九式

碎發碎發
第一種:《一剪刀碎發》
把所有頭髮梳理到眉心一剪刀剪齊即可,滑剪做碎。
第二種:《兩剪刀碎發》
把頭髮左右頭髮分成兩等份,取其中一份梳理到鼻尖,手指不平行修剪。(左同右)
第三種:《三剪刀碎發》
把頭髮分成三區,為後發區,和左右兩區偏移分配,提升角度180度,手指不平行修剪,固定設計線,剪髮時每一區的頭髮都偏移到中樞線,最後滑剪做碎。
第四種:《均等碎發》
頭部位置---端正,分區無,垂直分份,垂直地面分配,提升角度---180度,手指位置平行,設計線---活動
第五種:《漸增碎發》
頭部位置---端正,分區無,水平分份,垂直地面分配,提升角度180度,手指不平行修剪,設計線---固定
第六種:《V字碎發》
分區中樞,垂直分份,垂直地面分配,提升角度180度,手指位置不平行修剪,設計線---活動。註解:先在眉中間取一發片做設計線然後,按照設計線向左右和後方漸增。
第七種:《邊沿碎發》
分區中樞,左一區設計線根據顧客要求,定長短,分份斜向後,分配垂直分份線,提升角度,高-中-低提升,手指不平行修剪,設計線固定,右區同左區,後發區垂直地面提升180度以前發區長度為標準,刻痕修剪,最後滑剪做紋理。
第八種:《偏移剪法碎發》
分區---中樞分區,提升角度180度,分配---偏移,手指位置不平行修剪,設計線---固定設計線例1:一區頭髮全部偏移梳向中樞線,用刻痕修剪,二區同一區剪後。邊兩區偏移到中樞頂點按照一區頭髮的長度修剪(漸增層次)最後用滑剪剪出條狀的表面紋理。滑剪時發尾大切口剪斷。
註:偏移剪髮的好處是保留頭髮的長度。
第九種:《混合型長碎發》
分區--內圈,骨梁區,外圈,內圈以中樞頂點為放射點,剪出均等層次,長度以顧客意而定
骨梁區剪邊沿層次
外圈剪漸增層次,最後做三區連線剪尖,用牙剪處理表面紋理

修剪魔方

一、髮型分析:
對於留長髮的女性,都希望自己的秀髮飄順自然,發量少的女性在設計時必須考慮既要使發量顯多,又要不影響整體效果,設計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
碎發碎發

1、保護髮型下端輪廓,避免過分輕薄。
2、可以考慮增大髮型中上部位的容量,使之蓬鬆飽滿,使發量顯多。
3、髮型整體紋理清晰自然、層次結構符合頭型臉型、發尾參差不齊,周遍輪廓輕柔飄順。

修剪要領

通過以上對髮型的分析,可以採用原型剪髮公式+轉角剪法修剪基本層次,再根據要求修飾周遍輪廓,最後根據具體部位進行紋理處理。
1、剪髮區位:水平三分區位(額點與GP點水平連線以上為上區位,耳點與後腦點連線至額點與GP點水平連線之間為中區位,以下為下區位);
2、基本層次修剪:
⑴、下區位修剪:採用45°提升角度,從後頸中心線開始採用圓形剪法的原理向兩端水平移動,逐層向上剪至後腦點水平線。使下區位形成低邊沿層次效果,以達到增加下區位厚重效果的目的。
⑵、中區位修剪:採用90°提升角度,從後腦點開始參照下區位長度向上修剪,並繼續向兩個側區移動。銜接上下區位,使層次由低至高自然過度、銜接。
⑶、上區位修剪:採用135°提升角度,從GP點向*點採用放射分份修剪,並向兩個側區延伸。可以使上區位產生髮容量增大的效果。
⑷、最後將上區位頭髮垂直頭皮180°提升,將多餘的角去掉。使髮型的最*部產生層次升高的假象,以達到增加發量的目的。

輪廓銜接

⑴、中心點定位法:控制左右的均衡、減輕劉海的壓力、銜接*區與側區。修剪時,以兩個額點頭髮的長度為準,建立設計線,將*部頭髮全部逐層逐份集中在中心點水平線前,用刻痕方式修剪即可。
⑵、斜前45°移位法:修飾前側輪廓,銜接側區與後區。將側區的頭髮緊貼著面部斜向前移位45°,以額點、耳點長度為準建立設計線,用刻痕方式修剪即可。
⑶、頸側45°外移位法:修飾後頸形狀。以後頸點和兩個耳點長度為準,建立設計線,向左右兩側以為45°,用刻痕方式修剪即可。

紋理處理

將上區位頭髮提升180°,從下向上做上挑式滑剪的處理手法,使發片內層產生較大的支撐力,造成上區位頭髮蓬鬆。
將中區位的頭髮採用90°內處理的手法處理,使之更好的與下區位銜接。
下區位不用處理。最後採用整體下滑的手法從上區位至下區位在自然角度下進行處理,可使各區位銜接自然。
側區可採用順手交叉的方式,從發尾1/3處進行處理,使發尾輕柔飄順。也可將左右側區頭髮分別向反方向交叉內移位,進行下滑處理,可使前側輪廓產生自然的內扣式貼面的效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