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時間

碎片時間

碎片時間指的是工作學習之餘的零碎時間,不能做一些有深度的事情的閒散時間。碎片時間無可避免,專家建議可以主動利用。古人曾有“三餘”之說,就是要人們充分利用一些閒散時間學習做事。

基本信息

簡介

 碎片時間 碎片時間
所謂的碎片時間,即指日常工作、學習之餘閒散的,零碎的時間,這些時間不是很長,如等車、排隊、等人等情況所用的時間,這些時間不適宜做比較有深度的事情,一般用來手機閱讀,玩遊戲等。

管理招數

 碎片時間 碎片時間
作為時間管理專家,某檢驗檢疫機構高級協調員沈敏吉表示:“目前,大多數白領工作環境相對寬鬆,可以自由上網、聊天,時不時彈出的QQ、MSN訊息,很容易打亂工作節奏,很少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沈敏吉建議:職場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做起。
首先,上班時間儘量不開QQMSN。其次,每天上班的前一兩個小時是精力最集中時段,保證用這段時間去處理最重要的工作。再次,一個問題如果用QQ、MSN三句話無法解釋清楚,就直接用電話溝通。最後,兩分鐘內無法完成的臨時任務,如果不是緊急就延後,先解決當務之急。

而張亮則從技術上給琢磨出了杜絕“碎片時間”的方法:
首先,管理QQ、MSN等聊天工具,禁止無關的QQ群訊息,公司內部溝通時儘量採用RTX,同時在系統列中隱藏相關圖示。
其次,堅持用手機看微博,時間固定在上班前、下班後或午休時間。
再次,可以用Googlereader訂閱源,訂閱感興趣的資訊,省得隨意上網瀏覽。這些信息了利用午飯後的半小時快速瀏覽,對於重要的文章進行標記,或者存在IE收藏夾的臨時資料夾,等空閒時段再閱讀。
最後,工作或私人郵件用Formail、live-mail等工具架設,設定為5分鐘自動收取一次,有新郵件時給出提示,避免登錄幾個信箱網站查看浪費時間。

主動利用

 碎片時間 碎片時間
無論如何規劃,總有一些“碎片時間”無法避免。專家建議,既然無法避免,不妨主動利用。“碎片時間”最適合用來處理瑣碎事務,每天可以事先在記事本或手機上做記錄,記下需要打的非重要電話、購買的小物品、查詢的相關資料等,並按完成時間進行分類。之後一旦碰上“碎片時間”,那么只需要拿出這個記錄直接照作就行。專家指出,其實無論什麼方法和竅門,關鍵是樹立起利用“碎片時間”的意識。某種程度上,時間被碎片化是現代社會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對職場人而言,誰能利用好“碎片時間”,誰就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經典故事

碎片時間碎片時間
三國時的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年間,關中大亂,董遇與其兄季中投靠將軍段煨。據《魏略》記載,他與賈洪、邯鄲淳、薛夏、隗禧蘇林、樂祥等七人被稱為“儒宗”。給董遇當學生,自然要辛苦些。所以,有學生說,“苦渴無日”,意即時間不夠用。董遇回答:“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董遇的這個“三餘”之說卻很有道理。正如那句名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如果能更好地利用各種各樣的“余時”,多讀些書,自然會有收穫。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業餘時間。”《聊齋》里的楮生,所以學業優於他人,同窗也師事之,就是因為“能惜寸陰,加以夜半,則我二日可當人三日。”朝夕更替,暑往寒來,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然而,在不同的人的手中,時間的價值卻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古人給我們充分利用碎片時間的一些啟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