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紅

硃砂紅

硃砂紅山東平邑縣地方品種。 該品種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早豐產,穩產。 系弓引進新品種,沿用古名。

硃砂紅硃砂紅
【品種全稱】硃砂紅

品種簡介

硃砂紅山東平邑縣地方品種。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2.2克,較整齊。果皮鮮紅色,果肉米黃色,質地緻密,肉紅稍面,甜酸適口,香味濃郁,口感極佳,可食率88.6%。貯藏期120天。100克鮮果可食部分含可溶性糖10.97克,可滴定酸2.1克,維生素C53.5毫克,果實糖度高,風味可口,營養豐富。10月上旬成熟。該品種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早豐產,穩產。

歷史記載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載:“硃砂紅者,多葉紅花花葉甚鮮,向日視之,如猩血。”此後,明薛鳳翔的《毫州牡丹史》、王象晉的《群芳譜》、清余鵬年的《曹州牡丹譜》、陳昊子的《花鏡》,一直到民國時期黃氏父子的《花經》上均有記載,可見硃砂紅栽培之久,傳播之廣。現今栽培的硃砂紅,花初開艷紫紅色,有光澤,近謝為紫紅色,薔薇型,花瓣稀疏,瓣間殘存正常雄蕊,外瓣大,內瓣細而扭曲,花心近雌蕊處有剪絨狀花瓣。內外瓣之間有一圈正常雄蕊,雌蕊5—7枚,正常或瓣化,柱頭紫紅色,房衣紫紅色。花朵較大,花徑18厘米,花與葉面齊平或稍低於葉面。中花品種。大型長葉,葉片肥厚,深
綠色有紫暈,微向上凹卷。新枝淺紅色。植株半開展型,生長旺盛,分枝能力強。系弓引進新品種,沿用古名。

栽培習性

樹勢中庸稍強,樹姿開張,樹冠圓頭形。枝條直立,結果後稍下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