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城

石首城是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本楚金陵城,漢建安十七年孫權重築改名。城負山面江,南臨秦淮河口,當交通要衝,六朝時為建康軍事重鎮。唐以後,城廢。

石頭城(又稱石首城)位於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牆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築的石頭城。清諒山因五代南唐時,在山中辟清涼道場避暑而得名,原名石頭山、石城山。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裡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關於石頭城的由來,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據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國(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滅了越國(都城吳,即今蘇州),楚威王設定金陵邑,並在今清涼山上築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為秣陵縣。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破曹大計。據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他看到以鐘山為首的群山,像蒼龍一般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讚嘆,並向孫權建議遷都秣陵。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於公元211年將首府由京口(今鎮江)遷移到秣陵(今南京),並改稱秣陵為建業。第二年就在清涼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當時長江就從清涼山下流過,因而石頭城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孫吳也一直將此處作為最主要的水軍基地。此後數百年間,這裡成為戰守的軍事重鎮,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決定勝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