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庵

石門庵,以寺正門原用大長條石砌成而得名。屬藍水店下村,距縣城30公里,有公路直達寺門,寺院建築宏偉,設關帝殿、大雄寶殿、 觀音堂、冰心堂、大悲閣、祖堂、僧舍等等。

石門庵,以寺正門原用大長條石砌成而得名。屬藍水店下村,距縣城30公里,有公路直達寺門,寺院建築宏偉,設關帝殿、大雄寶殿、觀音堂、冰心堂、大悲閣、祖堂、僧舍等等,各種木雕佛像160餘尊,最大的“千手觀音”高逾兩丈。寺外四周森林茂密,蒼松翠柏,蔽日參天,氣候涼爽,環境幽靜,為避暑勝地。石門庵始建於明朝,始祖為桃華山寂庵和尚(俗名餘一心,江西玉山人),舊時對寂庵和尚有“日駐桃峰,夜宿石門”之說,清初被列為宜黃四大禪林(桃華、今古堂、芭蕉寺、石寺)之一,乾隆至嘉慶年間相繼有爾南、武聞、松杵、德尊、倫瑞等禪師住持。清光緒年間石門寺慘遭燭融之災,寺宇盡毀,民國五年(1916年),復由桃華山住持明海(1857年生,法承曹洞壽昌)重興創建,並任石門寺重建後第一任住持,後由其首徒竹慧(宜黃井坑劉家人,生於1880年)接任稱為中興建設住持,歷時十餘年終復舊如初,並使其田產規模達到數十畝,住僧20餘人,成為其時弘揚曹洞法旨一大叢林,寺廟建築現在仍保存比較完好,共分上、中、下三棟,下棟為山門,甚為寬闊,其正中為大門穿堂,左邊為客堂,右邊為僧房,中棟為大雄寶殿,大徹堂,觀音堂,迴廊左端為冰心堂,迴廊右端與祖堂相連,各有側門通寺外,上棟依山而建,一樓傍山,二樓為三聖殿,三樓為大悲閣,但原佛像於1967年“文革”期間皆被毀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開始重新雕塑,現有佛像100餘尊立於寺廟之內,山門外一側獅子嶺遺有明海、竹慧等大和尚墓塔。1984年石門寺被列為江西省重點開放寺廟。
對聯集錦:
石上演三乘引化群幪歸覺路
門前說四課救度眾生出樊籠
到這裡不準你七顛八倒
過此門莫管他五眼六通
世上萬般渾是夢,無如急早念彌陀
人間富貴花間露,世上功名水上漚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