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警官現場急救手冊

石警官現場急救手冊

本書根據美國及國際紅十字會有關標準,在歸納總結美國警察現場急救操作規範的基礎之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就警員職責,現場急救的範圍、救護等級,相關法律問題,警員與醫療急救人員的關係以及相關急救知識和具體操作方法等進行了介紹,對於推進公安民警執法工作的專業化、正規化,促使公安民警練就過硬基本功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石警官現場急救手冊
作者:石子堅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版次:1
頁碼:201
字數:177000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定價:29.00元
ISBN:9787811095685

內容提要

當今世界上已開發國家的警察均已將現場急救列入警務執法範圍,並且制定了一系列培訓及操作規範。美國警察現場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是在警校完成的,並且學員必須通過州法務部的考試後方可從警校畢業。現場急救資格每兩年要進行重新認證,即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包括對相關法律規定的了解。與其他警察職能一樣,現場急救是美國警察的必修課程。在急救現場,作為警察應該做的必須要做,不該做的絕對不能去做,職責十分明確。
近年來,隨著我國警務改革的不斷發展,對警察履行現場急救職責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無論是刑事案件、民事糾紛,還是交通事故,幾乎所有警務行為都可能面臨人員傷亡的緊急情況。作為首先抵達現場的警察,熟練掌握警察現場急救的知識和技能,不失時機地進行有效的現場救護,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本書根據美國及國際紅十字會有關標準,在歸納總結美國警察現場急救操作規範的基礎之上,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就警員職責,現場急救的範圍、救護等級,相關法律問題,警員與醫療急救人員的關係以及相關急救知識和具體操作方法等進行了介紹,旨在拋磚引玉,為警察現場急救工作的專業化、正規化提供一點借鑑。

作者簡介

石子堅,男,1956年生,天津人,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等射手。1988年自費到美國留學,獲喬治·華盛頓大學刑偵碩士學位。先後就職於美國監獄局、警察局、特警隊。2005年回國,現任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特聘教授。著有《我在美國當警察1、2》、《石警官生存手冊》、《石警官現場急救手冊》等。
1975-1979年,駐海南島某部偵察兵
1979-1988年,天津市中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1988-1990年,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刑偵學研究生
1993年,取得美國公民身份。
1995年至2005年,先後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地區監獄局、蒙郡警察局、特警隊,任獄警、巡警、特警。期間,他多次擔任美國總統、副總統等政要出行的貼身警衛;曾因協助偵破舉世矚目的“華盛頓連環狙擊手槍殺案”受到嘉獎。作為警務界中的“李小龍”,他多次受到海內外主流媒體的專訪和報導。
2005年,回國,先後在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任教。

目錄

第一章 現場警員職責 
第一節 第一責任人 
第二節 緊急情況出警 
第三節 直升機運送傷員 
第四節 交通事故 
第五節 危險品泄漏 
第六節 犯罪現場 
第七節 多人傷亡事件 
第八節 恐怖攻擊
第二章 如何保護警員自身安全 
第一節 現場安全理念 
第二節 安全操作程式 
第三節 防止傳染 
第四節 精神壓力及其緩解
第三章 相關法律問題 
第一節 法律依據 
第二節 當事人自願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四章 人體結構基本常識 
第一節 骨骼系統 
第二節 肌肉系統 
第三節 呼吸系統 
第四節 循環系統 
第五節 神經系統 
第六節 皮膚 
第七節 消化系統 
第八節 腎臟系統 
第九節 內分泌系統 
第十節 生殖系統
第五章 搬運傷員 
第一節 警員職責 
第二節 搬運技巧和方法
第六章 呼吸障礙與急救 
第一節 呼吸常識 
第二節 呼吸障礙 
第三節 異物堵塞氣道與急救
第七章 受害人現場評估 
第一節 現場評估 
第二節 呼吸功能 
第三節 循環功能 
第四節 身體檢查 
第五節 生命跡象 
第六節 收集病史
第八章 循環系統急症與休克 
第一節 循環系統的功能 
第二節 心臟驟停與休克 
第三節 心肺復甦術(CPR)
第九章 自動體外電擊除顫儀(AED) 
第一節 自動體外電擊除顫儀(AED) 
第二節 自動體外電擊除顫儀基本原理 
第三節 生存鏈 
第四節 操作程式 
第五節 特殊情況
第十章 有關急症及其救護 
第一節 癲癇 
第二節 低溫與凍傷 
第三節 高溫中暑 
第四節 異常行為患者
第十一章 出血與軟組織損傷 
第一節 出血 
第二節 軟組織損傷 
第三節 燒傷
第十二章 肌肉與骨骼損傷 
第一節 損傷 
第二節 夾板定位 
第三節 脊椎損傷 
第四節 顱腦損傷
第十三章 嬰幼兒急救常識 
第一節 嬰幼兒生理特點及現場評估 
第二節 嬰幼兒常見急症及其處置 
第三節 嬰幼兒創傷及其處置
第十四章 懷孕與分娩 
第一節 女性生理解剖常識 
第二節 分娩過程 
第三節 接生 
第四節 新生兒與產婦護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