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拼音名:Shichangpu

3~1cm 。 葉跡維管束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成環,木化;內皮層明顯。 【含量測定】

【英文/拉丁名稱】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性狀】
本品呈扁圓柱形,多彎曲,常有分枝,長 3~20cm,直徑0. 3~1cm 。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勻的環節,節間長0. 2~0. 8cm,具細縱紋,一
面殘留鬚根或圓點狀根痕;葉痕呈三角形,左右互動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鱗狀的葉基殘
余。質硬,斷面纖維性,類白色或微紅色,內皮層環明顯,可見多數維管束小點及棕色
油細胞。氣芳香,味苦、微辛。
【功能與主治】
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神
昏癲癇,健忘耳聾。
【劑量/用法用量】
3 ~9g。
【鑑別】
(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紅棕色物。皮層寬
廣,散有纖維束及葉跡維管束; 葉跡維管束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成環,木化;內皮
層明顯。中柱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維管束鞘纖維較少。纖維束及維管束鞘纖維周圍
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薄壁組織中散有類圓形油細胞;並含澱粉粒。
(2)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揮髮油,加石油醚(60~90℃)製成每1ml含2μl的溶液,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對照藥材,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
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以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
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2)為展開劑,展開,取
出,晾乾,放置約1小時,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
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再以碘蒸氣熏至斑點顯色清晰,日光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Ⅸ K)。
【治法/炮製】
英文名稱: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歸心、胃經。
【含量測定】
照揮髮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髮油不得少於1.0%(ml/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