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嵩

石耳嵩

石耳嵩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主要生長於長江中下游局部地方,屬亞熱帶落葉小喬木。在四川、江蘇等地都有種植。

生長環境:

石耳嵩 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主要生長於長江中下游局部地方,屬亞熱帶落葉小喬木。品種稀少,只有南京江寧一帶的山區里才是正宗的。那裡無人為污染、無農藥殘留的清潔、高效上等草本植物。雖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是石耳嵩生長環境要求及其苛刻,其所生長的土壤里含有氮、磷、鉀、硫、鈣等大量元素,還有微量元素,經微生物分解可以釋放出來供作物吸收利用.其成活率,種植率,產量都非常低。由於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石耳嵩的特殊療效。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瘠,抗旱,不耐寒,不耐澇。以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或粘質壤土栽培為宜。

功效:

石耳嵩的功效:治痔瘡,消腫止痛,腸熱便秘,癰腫 。
因為石耳嵩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治療痔瘡效果奇特,中國醫學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石耳嵩的性質平和,能夠清腸,消腫解毒,可以用來治療痔瘡,大腸炎,癰瘡疥癬等 。

歷史記載:

《本草匯言》:“去濕熱,解瘡毒”。
《救荒本草》:“治五瘡”。
《本經逢原》:“微辛,無毒,治痔瘡”。
元代四大醫之一朱震亨:“治五痔腫痛,煎湯頻熏洗之 ”。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每袋藥包放入450毫升開水煮10分鐘,然後蹲在上面用熱氣熏患處(注意別燙著),最後水溫適合的時候再用熬出的水清洗患處即可(直接煮藥包 !)
2.每天兩袋藥包,早晚各一次 。

適用症狀及人群:

1.主要表現為便血,便血的性質可為無痛、間歇性、便後鮮血、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後加重。
2.單純性內痔無疼痛僅墜脹感,可出血,發展至脫垂,合併血栓形成、嵌頓、感染時才出現疼痛。
3.痔瘡分為4度。①Ⅰ度排便時出血,便後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脫出肛門;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後自動還納;③Ⅲ度痔脫出後需手輔助還納;④Ⅳ度痔長期在肛門外,不能還納;其中,Ⅱ度以上的內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症狀同時存在,可出現疼痛不適、瘙癢,其中瘙癢常由於痔脫出時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後三度多成混合痔。
4.外痔平時無特殊症狀,發生血栓及炎症時可有腫脹、疼痛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