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科學技術委員會

石景山園作為中關村園區的文化創意特色園和數字娛樂示範園,在發展以數字娛樂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逐步樹立了品牌、贏得了支持,提升了石景山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佳化了區域發展環境。 園區充分發揮中關村產業發展政策、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支持政策和石景山區特色政策的疊加優勢,整合凝聚了國家、北京市各類產業平台項目資源,支持企業快速發展。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的北京數字娛樂基地的蓬勃發展和數字內容公共製作平台的建成,為園區發展以數字娛樂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園區發展概況
1、園區基本情況
2、園區入駐企業發展情況
石景山園加入中關村四年多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中關村管委會的指導下,在園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快速發展,收入三年翻一番,增速位居中關村各園前列。2009年實現收入280億元、稅收8億元,同比均增長30%以上。2010年3月,園區企業總量突破1400家。其中包括了以SOHU暢遊、暴風網際為代表的娛樂互動門戶企業、以華錄文化為代表的影視文化產業、以東土科技、東方信聯為代表的現代通信技術企業。以園區為龍頭,通過“小園區大發展”戰略的落實實施,輻射帶動產業培育基地實現快速發展,一大批規模企業和高成長企業的駐園發展,為園區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支撐。
石景山園作為中關村園區的文化創意特色園和數字娛樂示範園,在發展以數字娛樂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逐步樹立了品牌、贏得了支持,提升了石景山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最佳化了區域發展環境。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中國電子競技運動發展中心、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等多塊國家級牌子相繼落戶。目前,園區以數字娛樂為特色的頗具規模的文化創意企業已達600餘家,研發生產數字娛樂產品千餘款。
二、園區發展優勢
1、環境佳。石景山園地處北京市綠化面積居首位的石景山區中心區域,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園區緊鄰長安街延長線和五環路,周邊道路四通八達,已形成兩高、兩快、六主的城市主幹道格局,距中關村核心區15分鐘車程,到達首都國際機場僅需30分鐘。毗鄰八大處和法海寺公園,永定河引水渠貫穿其中,依山傍水,環境宜人。以園區為代表的功能區建設在環境改造提升和新建開發項目中充分運用生態學、環境學和建築學原理,合理設計、規劃建築內外空間的物質和能源因素,為企業發展提供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污染的新型辦公空間。憑藉清晰的產業發展定位,良好的投資環境,石景山園獲得“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科技園區”和“中國最佳創意產業園區”等一系列殊榮。2009年1月,中關村石景山園成功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中關村一區十園中首家通過該認證的園區。
2、定位準。作為石景山區“一二三六”的產業發展格局的龍頭,園區通過實施環境最佳化、龍頭帶動、品牌行銷、人才支撐戰略,將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符合CRD發展定位的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總部及研發企業等高端、高效、高輻射產業,將石景山園建設成為石景山區經濟的新增長點,CRD建設的動力引擎,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
3、體制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園區建設,舉全區之力推動園區發展,管理體制機制上不斷創新。確立了科委、園區管委會、知識產權局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集中優勢資源聚焦園區,保證高效運轉。建立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工作協調機制,各部門群策群力、合力推進,促進園區快速發展。
4、政策優。園區充分發揮中關村產業發展政策、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支持政策和石景山區特色政策的疊加優勢,整合凝聚了國家、北京市各類產業平台項目資源,支持企業快速發展。
5、氛圍濃。2008年,石景山區科委被評為“北京市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石景山區知識產權局被評為“全國專利系統先進集體”;2009年,石景山區獲“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稱號。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科技氛圍和產業環境。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的北京數字娛樂基地的蓬勃發展和數字內容公共製作平台的建成,為園區發展以數字娛樂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服務好。建立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實施“綠色通道”服務。由區發改委牽頭,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設立了小額金融貸款公司;區人事局為創意人才的引進想方設法開闢人才招聘平台;區規劃分局、國土分局、市政管委、區建委等規劃建設部門有力推動,園區載體規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區委宣傳部積極推動文化創意項目報批工作;工商局、國地稅為企業入駐開闢綠色通道;財政局積極為企業兌現政策性支持資金;投促局、商務局等重點招商部門與園區通力合作,積極創造招商引資有利條件……園區相繼召開企業國內外融資對接洽談會,啟動“數字影視娛樂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市科委和市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對新興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綠色通道”、“金橋工程”、“明星計畫”、“園區講堂”等一系列園區品牌服務的進一步深化,讓入駐園區的文化創意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首都上百家優質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和政府30餘部門的一條龍貼心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