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學

石志學

石志學:1963年10月生,漢族,天水一中教師,中學生物高級教師,甘肅省骨幹教師,天水市領軍人才,天水市教學能手。

基本信息

業績材料

石志學 石志學

在教學一線工作29年,擔任班主任14年,主持完成課題研究五項,發表論文四篇,獲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

石志學同志業跡材料

石志學,男,漢族,1963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雙本科學歷(生物教育本科、教育管理本科),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會員,中學高級教師,天水市領軍人才,天水市 “園丁獎”稱號獲得者,市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天水市優秀科技輔導員,天水市教科所兼職教研員。教育教學工作獲獎22項共30次;課外輔導、課題獲獎7項;發表論文8篇(省級以上刊物7篇,市級刊物1篇);獲獎、交流論文7篇。擔任班主任工作14年,現為天水市一中教師。

一、實踐反思 專業發展

1982年,石志學同志師範畢業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農村出身的他深諳農村學校師資匱乏和農民對教育的渴望,更了解農村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情狀況,作為該學校唯一受過專業教育的教師,他義無反顧的承擔起學校複式班兩個年級的全部課程,夜以繼日的鑽研適合農村狀況的教學模式,潛心教學和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支助困難學生,家訪“問題學生”,使只有70多名學生的鄉村學校風氣大為改觀,受到當地農民的好評和愛戴。兩年山區學校任教經歷的洗禮,奠定了他立志紮根教育事業的志向。1984年,因其優秀的教學成績,被教育部們調到城區學校加強師資力量,教學中他感受到了自己在知識和能力上的不足,激發了他進一步充實自己的強烈願望,經過兩次脫產進修和一次函授學習獲得了兩個本科文憑,陸陸續續十年的師範教育學習和教學實踐歷練,使他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能力、教育科研水平等不同層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走向了高層次專業化發展的教書育人之路。

二、總結經驗,提升理念

石志學同志是一位很理性的教師,小時候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激發了他立志於求學的人生理想,後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居里夫人的名言“一個人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成為他的行為準則。近30年的教學工作中,他十分崇尚哈佛大學一位校長的辦學理念:“我們的學校不因培養出幾位總統和國家政要、不因培養出幾位傑出科學家而自豪,我們以為每位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了最大的空間而驕傲。”他的教學工作始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並且踐行於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教學工作生涯。教學中他常常反詰於自己的工作,遇到成績不理想的“問題學生”,他責問自己的教學方式,努力尋找最適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長足發展搭建平台;遇到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反思學生的道德素養和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更好的成長。2009年和2011年甘肅省理科高考狀元趙甜同學和陳言同學都是他帶生物課以及生物競賽輔導,教學中他看到的是這些同學其他方面的不足,並能適時引導。面對學校狠抓升學率和學校高考上線率的大幅度提高,興奮之餘,他沒有陶醉,而是沉浸在更深入的反思,我們的教育提供給學生的到底是“快餐”、“大餐”、還是“美餐”?究竟是否有利於學生終身全面的發展?石志學同志對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的反思,逐漸形成並完善了他全面育人的大教育理念,他強調教師的責任就是促進全體學生程度不同的全面發展, “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才”; “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師要用愛心和包容感化、引導學生的成長;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責任不是教,而是教學,是教會學生學習。基於這種教學理念,教學實踐中他摸索出一套較為完整的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兩條腿走路”的育人模式,使其成為一名既有科學教育理論指導,又有突出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的學者型職業教師。

三、教書育人,身正為范

石志學同志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認真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修養,深受學生、家長愛戴及同行的認可;有情系隴原、愛崗敬業、團結合作、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可貴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水平。近30年的教學工作中,他深知“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道理,長期以來能夠嚴格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自己,堅持“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的原則,注重塑造自己良好的師德形象,堅持素質教育思想,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做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時時處處為人師表。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他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是他做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銘。在任教過程中,能把“愛與關懷”貫穿於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對學生嚴而有愛,寬而有度。石志學同志講:他兒子考上大學的一年,是對他心靈的一次淨化和教師人格的升華,從那以後他用大人對待孩子的心態和眼光去看待學生,改變了教師、學生的職業角色,用誠心打動學生、用包容和愛心去感染和教育學生。堅持對每生每周一次的談心和對每生每期至少一次的家訪工作(累計家訪近2000餘次),通過班會、晨會、思想品德課及結合學生心理及生理髮展時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習等的思想教育。通過在思想上關心學生,感情上親近學生,生活上關懷學生,使得他與學生的關係特別融洽,極大地調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營造“競、傳、幫、帶”的良好學習氛圍,其所帶班級的班風正、學風濃,該同志也因工作成績特別突出,轉化後進生特別有法, 1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曾多次受到學校表彰獎勵,也受到了學生的一致擁護和愛戴。

石志學同志謙虛好學,團結同志,在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除做好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外,還積極輔導學校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和各種校外科技活動,主動承擔各級公開課和奧林匹克競賽活動,從不計較個人得失。1997年被評為北道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別被評為天水市一中優秀共產黨員。

四、傳道授業,學高為師

石志學同志治學嚴謹,勤於鑽研。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他總是能及時根據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去完善自己。1982年師範畢業至今,曾先後三次脫產進修和在職函授,獲得生物教育和教育管理兩個本科文憑,系統的學習了教育理論知識和生物教育的專業知識,為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他立足課程改革和學生實際,深入研究高考形勢的變化,認真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多年來,他在生物教學上實施的“探索教學法”和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實施的“平等教育”、“學有所長教育”、“成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多年來學校組織的學生量化評教活動中都為優秀,特別是1998——1999年評教成績名列全校科任教師第二。1999年和2002年兩次參加全市生物教師優質課和實驗教學優質課評選活動,均為一等獎。2001年調到天水一中後,他又確立了通過“優勢學生群體心理分析及對策的研究”、“知識載體與能力培養的關係研究”、“高考知識體系與教材相關性的研究”、“高中生物複習教學中應正確處理的八大關係”等多個課題的研究去加強生物教學,他所教的學生從沒因為生物課是副課而棄學或厭學,而是把學習生物課作為一件快樂的事,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前茅,1991年他所教應屆班學生成績以54.9列全市學科第一,2006年、2008年所教生物在會考中以全部合格、優秀率分別為74.5%和79.8%的成績列全市第一,2009年所教生物在會考中以全部合格、優秀率89%的成績列全省第一。2009年被評為天水市秦州區高考先進個人。2004年被天水市教科所和天水市一中聘為兼職教研員,先後有6次在全市高考研討會上進行高考經驗交流。在天水一中的10年間,有8年承擔尖子班的生物教學和生物奧林匹克競賽輔導,2009年和2011年甘肅省高考理科狀元趙甜、陳言同學都是他帶生物課和生物競賽輔導。他連續6年擔任學校生物備課組長,在學校組織的師徒結對子活動中,擔任肖麗娟、董瓏麗等年輕教師的指導教師。2003年輔導的奧賽有1人、2人、3人分別獲全國一、二、三等獎,有3人、7人、6人分別獲甘肅省一、二、三等獎。指導的年輕教師很快在教學中取得不俗成績。面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全面實施,他把培養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放在首位,摸索出了課內與課外教學相結合的“兩條腿”走路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於課內教學,他一改傳統教學中教書匠的形象,把教會學生會學作為立足點,有力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對於課外教育,他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生物學的社會效益,把第二課堂活動作為培養學生興趣和培養具有一定科學素質的後繼人才的園地,多次承擔各級組織的各類生物科技活動,受到國家、省、市、區的獎勵,先後有60多名學生參加了全國夏令營和科學討論會,他所帶班曾8次被評為市、區、校級文明班集體,他本人被授予“園丁獎”。 2011年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評為天水市領軍人才。

五、科研立教,全面提高

石志學同志把開展教育科學學術研究看做提高自己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教育教學實踐中他能從教材、教法、學法、管理等不同層面進行觀察、研究,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課堂上的靈感、班主任管理上的心得、學生突發行為都是他進行研究的素材,通過理性思考,結合教育心理學原理形成理論體系,再反哺於教學過程,所以他的教學既有大教育理念,又有科學方法體系,教育教學成績極為顯著。同時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水平,先後有7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有1篇在市級刊物發表,有7篇在省級以上學術會上交流並獲獎。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他撰寫的28萬字的《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學習策略》已完成初稿。

石志學同志在重視課堂教學主渠道的同時,十分重視課外科技輔導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他主持、輔導的課題先後有5項獲教育部、甘肅省的一、二等獎,有兩項通過市級鑑定和獲獎,2011年被評為天水市優秀科技輔導員。

六 團結協作 共同提高

石志學同志作為天水市領軍人才、天水市教科所兼職教研員和天水一中生物教研組長,具備很強的社會責任意識,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特別重視自己的的輻射帶動作用、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和學校科研團隊的建設。近十年來,他兩次承擔天水市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的講座任務,多次承擔天水市高考研討會的講座交流。在校內,每年他都利用師徒結對子的方式系統的帶一批年輕教師,在師德、教育教學、班主任工作、科學研究等方面,通過傳、幫、帶指導青年教師成長,在他的帶動影響下,竇孟明、王彥倉、高亞娟、肖麗娟、董龍麗等一批年輕教師在競賽輔導、學科教學、課件製作等方面屢屢獲獎,學校生物會考、高考成績逐年提高。在學校科研團隊建設中,他更是起到了推動、支撐和引領作用,他以教研組為模型,以課題和教育教學研究為抓手,吸引、凝聚中青年骨幹教師形成學校科研團隊,進行課例課改研討、教學反思、教法研究和課題研究,營造了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他主持和指導竇孟明老師共同輔導的課題《天水湖對天水市城區氣候等環境的影響調查報告》榮獲甘肅省第二十六屆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指導的高亞娟老師的課題《不同濃度鑭系元素對大豆幼苗生長的影響》榮獲甘肅省第二十六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石志學老師在成就別人的同時超越著自己,與青年教師同成長、共進步。

人物生平

辛勤耕耘,成績顯著

春華秋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多年來,他對教育事業的兢兢業業,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開拓進取,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體系,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下面是他在教育教學工作、課題和課外輔導、發表和獲獎論文情況:

(一)教育教學工作獲獎情況

1.2011年,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評為天水市領軍人才

2.1999年9月,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評為教學能手,授予“園丁獎”稱號。

3.2010年,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

4.2000年,被評為首批市級骨幹教師。

5.2011年被評為天水市優秀科技輔導員

6.2000年、被甘肅省教育廳、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評為“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甘肅區域調查工作先進個人。

7.1999年,自製教具“臘葉植物標本”被甘肅省教委評為優秀自製教具三等獎。

8.1994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生物學通報》獎勵基金三等獎。(《生物學通報》期刊社)(會議由中國植物學會、中國動物學會、北京師範大學舉辦)

9.2003年,輔導的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競賽,有1人、2人、3人分別獲全國一、二、三等獎,有3人、7人、6人分別獲甘肅省一、二、三等獎,本人分別被全國生物競賽委員會和甘肅省生物競賽委員會表彰獎勵。

10.2008年,輔導的學生參加全國高中生物奧林匹克競賽,有6人獲全國二等獎、有6人獲全國三等獎。

11.1991年,因所教班級生物高考成績名列北道區學科第一,被原北道區人民政府表彰獎勵。

12.2009年,被秦州區人民政府評為高考先進個人,同時被藍天集團評為藍天園丁獎三等獎。

13.2002年,在天水市高中生物優質課評選中,《內環境與穩態》一課被評為一等獎。

14.1999年在天水市高中實驗教學優質課評比中,《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一課被評為二等獎。

15.1993年,在天水市中學生夏令營活動中工作突出,被天水市教委評為優秀輔導員。

16.1999年4月,被評為天水市國中生物優質課一等獎。

17.1994年7月,被天水教育學會生物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生物教師。

18.2007年,被學校評為班主任工作考核先進個人。

19.2002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分別被學校評為優秀科任教師。

20.1999年,被評為北道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21.2004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別被評為天水市一中優秀共產黨員。

22.2010年,被天水市一中評為優秀備課組長。

主要成就

發表論文、獲獎論文情況

發表論文8篇

1.《開展科技活動,推動生物教學》,發表在中國生物教學研究會會報《生物報》,1993年12月28日第一版。

2.《染色體組教學中的形象比喻》,發表在中國生物教學研究會會報《生物報》,1994年8月6日第二版。

3.《淺談“養成教育”在生物學知識傳授過程中的作用》發表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教學藝術探索》中,2000年5月。

4.《補習生高原現象心理分析及對策》,發表在《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7月。

5.《試探探索教學法與能力培養》,發表在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物教學改革經驗薈萃》一書中,1993年6月。

6.《班主任要抓好三種教育》,發表在《甘肅教育報》2000年2月4日第三版。

7.《加強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全面鞏固“普九”成果》,發表在《甘肅教育報》2002年4月26日第二版。

8.《“理綜”下的生物學複習策略》,發表在《天水日報》2003年。

獲獎、交流論文7篇

1.《試談高中生物複習課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獲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通報》雜誌社評選的第一屆全國中學生物教師優秀論文二等獎,1993年7月。

2.《課堂教學過程探討》,獲北京師範大學《生物學通報》雜誌社評選的第二屆全國中學生物教師優秀教學論文三等獎,1994年7月。

3.《幾種課堂類型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獲陝西師範大學《中學生物教學》雜誌社評選的全國中學教師優秀教學論文三等獎,1994年。

4.《談話法在習題講析課中的運用》,被甘肅省生物教學研究會評為三等獎,1994年6月。

5.《關於構建中學校內督導機制的構想》,在甘肅省教育管理研究會1998年學術年會上交流。

6.2010年,《高中生物複習教學中應處理好八大關係》,在甘肅省第十八期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班上交流,並編入《經驗交流彙編》

7.論文、說課稿《內環境與穩態》在天水市2002年中學生物優秀論

文、優秀說課稿評選中被評為一等獎。

(二)課外輔導、課題獲獎情況

1.1997年8月,輔導的課題《北道城區主要綠化樹種病蟲害調查報告》,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生物百項活動中,被中國科協、國家教委、國家環保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為二等獎,被省教委、省科協評為一等獎。

2.2006年,與他人合作承擔的省級課題《經濟欠發達地區信息技術與中等學校生物學課程整合問題的研究》,獲第六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3.2011年,教育方案《高中學生愛滋病預防教育教學案例》在第二十六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優秀輔導員方案一等獎

4.2011年,輔導的課題《天水湖對天水市城區氣候等生態環境影響情況的調查報告》獲第二十六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學競賽項目三等獎

5.1994年,輔導的課題《北道區噪音污染及防治》,在甘肅省第七屆發明創造和科學討論會評選中,被省科協、省科委、省教委評為二等獎。

6.1999年,輔導的課題《天水市北道區部分小學生碘缺乏症狀況調查報告》,在天水市第五屆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中,被市科協、市教委、市環保局評為二等獎。

7.2001年,自己承擔的市級課題《關於北道區殘疾兒童少年教育現狀及對策的研究》,通過天水市“九五”教育科研課題及成果鑑定。

個人生活

雖然他在教育、教學、教改諸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石志學同志,名如其人,實實在在地篤志於學,作為教師的他,“學”是永恆的主題,他給自己定位於“一介書生,半個農民”,於他的生活,終身學習,享受學問;於教師職業,潛心教學,辛勤耕耘。成績屬於過去,榮譽給予他的只是動力,平梵谷尚的教師生活是他永恆的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