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鰭斜齒鯊

屬於真鯊科,體延長,較粗大。頭平扁,從頭後至吻端弧形低斜,頭長為全長的1/5~2/9(幼體)。熱帶沿岸和大陸架海域常見小型鯊。胎生,有卵黃囊胎盤,每產3~5仔。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短鰭斜齒鯊
拉丁名稱 Scoliodon Palasorrah
英文名稱 Grey sharpnose shark
地方名稱 短鰭尖吻鯊Rhizoprionodon oligolinx Springer,1964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軟骨魚綱
拉丁綱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真鯊目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中文科名 真鯊科
拉丁科名 Carcharhinidae
中文屬名 斜齒鯊屬
拉丁屬名 Scoliodon
分布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體延長,較粗大。頭平扁,從頭後至吻端弧形低斜,頭長為全長的1/5~2/9(幼體)。尾側扁,尾長約與頭和軀幹長相等,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頗長;背視三角形,前緣鈍尖,側視尖突;口前吻長小於或等於眼與第一鰓孔間的距離。眼大,側位,近圓形,直徑比橫徑稍大,瞳孔狹而豎直,眼徑約與第三鰓孔寬度相等,瞬膜發達。鼻孔斜列,外側位,距口端比距吻端為近;鼻間隔寬,約為鼻孔長的3倍;前鼻瓣後部具2個細小突起,裡面1個較弱,後鼻瓣後部具一半環狀薄膜。口深弧形,口寬比口長為與口前吻長几相等;下唇褶細狹,常隱在口內,約為下頜長的1/5,上唇褶很短,只見於口隅處。齒寬扁,邊緣無鋸齒,基底寬,齒頭向外傾斜,外緣近基底處有1凹缺,兩行在使用;上頜具一尖直正中齒,每側每行12齒;下頜每側每行13齒,第一齒較小。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中大,第三和第四個較寬,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殼型,具5棘突5縱嵴。
背鰭2個;第一背鰭中大,距腹鰭與距胸鰭約相等,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延長尖突,後端伸達腹鰭起點上方;第二背鰭很小,起點與臀鰭基底後端相對,或稍向前,上角鈍圓,下角延長尖突,基底長約等於與尾基距離的1/3。尾鰭寬長,約等於全長1/4,在幼體稍長,尾椎軸稍翹;上葉位於近尾端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狹長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後端鈍尖,後緣斜直而微凹。臀鰭基底長几比第二背鰭基底長2倍,等於與腹鰭距離的2/5~1/2(幼體),後緣凹入,里角延長尖突。腹鰭比臀鰭稍小,里角鈍尖微突;鰭腳管形,平扁,尖突。胸鰭比第一背鰭稍小,長比寬為大,後緣凹人,外角和里角圓形,鰭端伸達或稍越過第一背鰭起點。
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下側面和腹面白色;背鰭、胸鰭後緣淺淡;尾鰭邊緣暗褐色;臀鰭和腹鰭淡色。

生活習性

熱帶沿岸和大陸架海域常見小型鯊。胎生,有卵黃囊胎盤,每產3~5仔。最長70cm。雄鯊性成熟長29~38cm,雌鯊性成熟長32~41 cm。剛產仔鯊長21~26cm。
繁殖習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