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一中學

知一中學位於密山市東南11公里處,是一所全日制規範化初級中學。學校建於1956年,校園面積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萬多平方米,是雞西地區“花園式學校”,省級“綠色學校”。現有職工47人,學生528人。

基本信息


多年來,知一中學嚴格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密山市教育局的檔案精神,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課堂改革,實現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有效地鞏固了“雙高”普九成果,在抓好基礎教育的同時,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以拉動九年義務教育為目的,搞好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綠色學校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搶抓機遇,整體最佳化,努力促進教育事業的新一輪可持續發展。
一、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推進教育事業的新發展。
知一中學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市教育局《教師“十不準”》的規定為重點內容,樹立政治堅定、思想開拓,業務精湛、品德高尚的新時期師表形象,大力提倡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的“五自”行為,並把“德、勤、技、能”作為教師思想和業務考核的主要內容,各職能部門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如實記載教師的行為、能力、成績,學期末將每位教師的考核分數量化出來,作為評優、評職、晉級、競聘的重要依據。
二、加快課堂教學的改革步伐,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方案,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從微格教學到“主、合、創”,從素質教育到新課程改革,知一中學緊跟教育時代脈膊,在教學思想、業務能力和教學行為等方面全力開展教學工作。
教學思想上,樹立質量興校觀念,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徹底改變以往“一言堂”、“真鴨式”的教學方式,領會課程改革內涵,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教導處、科研處組織教師業務理論學習,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講授指導給廣大教師,進而在思想上迎合了課程改革的進程。
教師業務培訓上,在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同時,結合教學實踐,開展每月一次的“教師論壇”,有計畫、有目的、有重點地研討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促進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加強校本培訓,對不同梯度的教師擬定不同培訓內容,教師在學期初制定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規劃,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提高,學期末做好經驗總結或心得體會。加強教研時間,教研活動要有目的、有成效、有記錄,每組教師每學期須出示至少一節組內公開課,學期中後期,每組再推薦出一名教師參加學校的優質課大賽。做好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加大信息技術的套用。學校設定了電子備課室,每位教師利用電腦備課,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書寫教案的形式,電教員每學期集中指導教師製作教學課件,進而提高教師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此外,每位教師每學期要寫出萬字以上的讀書筆記或教學反思,教導處定期檢查,以上各項均載入教師業務檔案。
課堂教學上,遵循“上好每一節課”的原則,在領會課改理念的前提下,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特點和課的內容,開展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創建特色的教學模式,正確處理好“主體”“主導”的關係,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滲透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課堂環節、教學方法、教師語言,問題設定、提問方式等要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教研組長、教導處、教學校長深入課堂聽課,帶班領導實行查課制度,教師實行候課制度,以保證每一節課的時間和質量。
加強電化教學和實驗教學工作,深化與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學生全員上好微機課,英語教師上好語音課,學校擬定創建“綠色網咖”,利用現有的電教資源,為學生開通健康有益的網路通道。發揮老三室的作用,理化生三科的教師上滿上好每一節實驗課。勞技教師利用“三田一園”對學生進行“綠色證書”教育,使他們掌握一些實用知識和技術。
三、加快農村中學改革步伐,繼續走好職業教育之路。
本著教育為上級輸送合格新生和為當地培養實用技術人才的宗旨,知一中學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抓緊抓實課堂教學,培養品學兼優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對不能升入高中的畢業生,通過職業教育,使其成為具有初等技術的技術人才。
結合農村教育現狀,校長張書奇同志以敏銳的頭腦和開拓創新的精神,開闢出一條升學與就業兼顧,普通教育中滲透“綠色證書”教育、職業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經過一年的籌劃嘗試,2004年10月,知一中學與牡丹江石油化工技術學校達成協定,正式啟動聯合辦學機制。學校提供場地,主要負責基礎理論課教學,學期滿後,去牡技校學習專業課程,並安排就業。同時,遵照密山市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的批示精神,知一中學還通過多種渠道,拓寬學生的就業之路。結合學校實際,對部分即將畢業的學生和已畢業1—2年的社會青年進行集中辦班,短期培訓。由專業教師講授專業技術知識,學期滿後,由市政府推薦到哈爾濱等地用人單位。截至目前,已有45名畢業學生接受了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術學習,他們現已步入滿意的工作崗位。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知一中學似一艘動力十足的航船,滿載著榮譽與驕傲,航行在灑滿金光的海面上。學校連續多年獲密山市教育先進集體,省“家長滿意學校”、“衛生先進學校”,2005年又成功地代表黑龍江省接受了國家教育督導團的檢查,密山電視台對學校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報導,校長張書奇本人也被評為“2005年度黑龍江省百名改革先進人物”。相信知一中學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艘張滿帆的航船一定會乘風破浪,迎著朝陽,劃開一道雪白的波浪,駛向輝煌燦爛的遠方,
校長張書奇同志
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漢族,生於1963年3月12日,黑龍江省密山市知一鎮人。畢業於哈爾濱青年幹部學院教管系科。1984年參加工作,全身心地致力於黨的教育事業,刻苦鑽研業務,嚴謹治學,敬崗愛業,愛校如家。曾擔任班主任、學年主任、團委書記等職。在語文教學中大膽償試“四環式”教學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多次榮獲牡市、雞西市、密山市級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優秀團幹部、先進教育工作者等稱號。2000年3月被組織部、教委任命為知一中學黨、政負責人。在張校長的領導下,無論是校園文化建設,還是升學就業,都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與牡石化技校聯合辦班,為轉移農村勞動力做出努力。經過幾年的努力,知一中學終於走出了撤消高中以來的低谷。本人也被評為黑龍江省改革百名人物。
常務副校長司樹良同志
中學高級教師,密山市政協委員。漢族,生於1956年,畢業於省教育學院,1976年參加工作,任高中物理課,曾多次榮獲市級獎勵。90年致力於學校的校園建設,從事園藝研究,在果樹園藝、果蔬保鮮方面有獨到的研究,為果樹的抗寒開拓新的出路;近幾年致力於花卉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在司校長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我校被評為“花園式學校”,2004年雞西市“綠色學校”,2005年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
教學副校長張立契約志
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漢族,生於1969年,畢業於省牧業學校。1989年參加工作,任國中生物課。曾多次榮獲市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輔導學生參加生物競賽,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的獎
勵。1997年擔任教務處主任,2004年任命為教學副校長,工作勤懇,我校在近幾年的中考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知一中學的校園建設要追溯到清朝末年,現在知一中學所在地是清末的縣衙所在地,是偽滿時期日本的憲兵隊和康復醫院,直到1984年才拆掉了臨街的這些古老建築,開始重新規劃。
在新校舍前面規劃出兩片5000平方米的綠化區,種植了雲杉、黃槐、丁香、刺玫等十餘種綠化樹;1990年為了給農科教提供實驗實習基地,把綠化區的花園改建成果園,栽種了蘋果、杏、李、梨、葡萄等26年品種果樹800株;園區周圍補栽了由我校司樹良老師培育的雙瓣櫻花;在校園的周邊規劃出7000平方米的實驗田、高產田和示範田;在校園北面,師生齊動,刨出了120000平方米的養魚池,其它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進行。
幾年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校園建設大見成效,真正做到了綠化、美化、香化。春天,雲杉吐新綠,櫻花綻笑臉;盛夏,鮮花齊爭艷,百鳥共爭鳴;金秋,果園果香濃,“三田”豐收忙;寒冬,白雪壓青松,野雞進校園。副省長馬淑傑同志到我校視察時,讚嘆到:“這真是一所花園式的學校啊!”2005年成為省級“綠色學校”。
學校歷史
1989年3月建葡萄園30畝,從齊齊哈爾引進葡萄苗4620株 。
1987年撤掉村級中學,併入到知一中學。1986年從丹東購進“東風”汽車一輛。
1985年重新規劃了校園,砍倒了近百年的老樹。(現僅存兩株合二為一的老榆樹)。
1984年扒掉清末臨界街的建築,翻建新校舍。
1978年建林場780畝。
1977年8月,恢復高中。高考升入大學六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成立紅衛兵組織。
1965年,密山師範合入牡丹江師範6個班。
1962年7月密山師範與知一中學並校。
1958年為紀念密山第一任縣長柳知一而改名為知一中學。
1956年8月15日建校,從密山一中分出六年班,校名為密山二中, 校長由一中校長言放兼任。
1999被評為雞西市“花園式學校”。
1998年6月副省長馬淑傑同志來我校視察,讚揚我校“真是一所花園式的學校啊!”。
1998年首屆知一中國小田徑運動會取得圓滿成功。
1997年建立微機室,開設計算機課。
1996年知一中學四十年校慶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1996年知一鎮國小併到知一中學。
1993年建魚池12000平方米。
1991年建起冷庫和雪糕廠
1991年3月重新規劃校園,建起了“三田一園”,即實驗田、示範田、高產田和果園。
1990年高中撤銷,原高中學生到黑台、三中、鐵中就讀。
2004年雞西市授予我校為“綠色學校”。
2004年在新理念指導下與牡丹江石油化工技術學校聯合辦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方面走出了第一步。
2004年中考有十三名學生升入市一中,升入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在我市名列前茅。
2004年購進投影儀,完善電教室。
2004年建設語音室。
2004年的市運會上取得農村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2003年9月18日由美國華人牛春龍損資的“牛松林健華圖書館”在知一中學正式開館。
2003年取得“非典”的最後勝利。
2002年第二屆軍事夏令營。
2001年第一屆軍事夏令營。
2000年11月1日新建鍋爐由教委主任侯振廷同志剪彩正式啟用
2005年12月,遠程教育工程上馬。”
2005年11月順利通過驗收,升格為省級“綠色學校
2005年10月代表省順利通過國家教育督導團的驗收,並對學校自編“安全十字歌”等感到十分滿意。
2005年10月知一中學師生喜遷新的教學樓。
2005年7月,有十五名畢業生升入市一中,創歷史新高。
2005年6月新的教學樓破土動工。
2005年5月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第二期開班。
2005年4月知一中學網站建成。
2005年2月全員競聘上崗
2007年9月28日校第十四屆運動會。
2007年9月13日國家教育司鄭司長省教育廳張永州廳長到校視察工作。
2007年9月日《中學生學習報》編輯張慶華到校調研。
2007年9月14日知一中學代表省順利通過國家教育督導團檢查“兩基”工作。
2007年8月23日國家教育學會到校調研職業教育;為雞西職教現場會提供實習基地現場。
2007年7月有18名學生升入一中。
2007年5月17日市進修學校在知一中學召開結業學科研討會。
2007年4月23日雞西教育學院黃主任到校職教調研。
2006年12月15日知一中學五十校慶座談會。
2006年秋校園內鋪設彩磚及水泥路
2006年7月有20名學生升入一中。
2006年5月31日省級“綠色學校”授牌儀式,市環保局領導等到會
製作:黃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