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仁

瞳仁

瞳仁,也叫“瞳人”,通俗意思指眼珠。瞳:瞳tóng〔瞳孔〕虹膜中央的小孔,光線通過瞳孔進入眼內。通稱“瞳子”、“瞳人”、“瞳仁”。仁:仁rén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仁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

基本信息

醫學用語

瞳仁,人體解剖名稱。系指瞳神。“水輪在四輪之內,為四輪之內。能以克明視萬物,故乃呼為瞳仁。”詳見瞳神條。

出處

①僅指黃仁中央之圓孔,即今之瞳孔。《銀海精微》:“瞳人之大小隨黃仁之展縮,黃仁展則瞳人小,黃仁縮則瞳人大。”
②泛指瞳孔及目珠內各種組織。如神水、黃精、神膏、視衣等。瞳神一詞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眸等。瞳神內應於,為五輪中之水輪肝腎同源,故瞳神病常與肝腎有關。

漢語詞語

(~兒)瞳孔中有人像(就是看它的人的像),因此通稱瞳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