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蓼堤鎮

蓼堤鎮位於河南睢縣,蓼堤西北部15公里,地處睢、杞、民三縣交界,總面積58.7平方公里,轄蓼南村、蓼北村、立新村、燕屯村、劉東村、堅莊村、孫吉屯村、周龍崗村、羅陽村、楊莊村、婁河村、張總旗村、申莊村、黎莊村、謝砦村、馬坊村、大崗村、高砦村、苗窪村、魏樓村、慢打鑼村、彭砦村、大砦村、陳菜元村、西樓村、趙矬村、劉西村27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總人口4.6萬人。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周邊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同發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梁孝王築堤成美景
西漢時期,蓼堤有一條經常決口的大河,名叫睢水。梁孝王劉武的封地遷到睢陽後,因為擔心肆虐的睢水會沖壞了自己喜愛的園林,梁孝王修築了一條很長的大堤來防止睢水決口。日子久了,大堤上長出一種很好看的花。
有一天,梁孝王帶著鄒陽、枚乘等一些文士到大堤遊玩,看到大堤上長滿了不知名的花,眾文士提出由梁孝王為這種或白、或紅的花取個名字。梁孝王聞過花後覺得其香味很特別,香味中混合著一種辣味,於是想起了《詩經》中“未堪家多難,予又集於蓼”的詩句,就給此花取名蓼草,寓意自己不得稱帝,抱負難展。
鄒陽、枚乘等文士立刻迎合梁孝王的意思,將大堤命名為蓼堤,並稱蓼堤上的蓼草繁茂,遠遠望去猶如長嶺,正好彌補,梁苑中無丘陵之景的缺陷。由此,蓼堤嶺成為梁苑中一景,蓼堤的名字也流傳了下來。
除蓼堤嶺外,蓼堤鎮還有一種因受皇族喜愛而出名的傳統美食——羅陽豆腐乾。羅陽豆腐乾始創於清順治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康熙皇帝下白雲寺時品嘗過羅陽豆腐乾,在當日的百道菜中,康熙唯獨稱讚羅陽豆腐乾“美哉、妙哉”。於是,康熙欽點羅陽豆腐乾為朝廷御膳。
一直以來,羅陽豆腐乾都是難得的美味。直至現在,羅陽豆腐乾的第7代傳人張玉文仍然堅持傳統的手工製作方法,只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和春節前後少量生產,當地百姓要想吃上這種豆腐乾要提前兩天預訂才行。張玉文介紹說,羅陽豆腐乾最大的特點是筋道,越嚼越有味。但真空包裝的現代工藝會破壞這種特色,羅陽豆腐乾只能堅持傳統的工藝生產。
特色種植落地生金
蓼堤鎮是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的農業大鎮,但在2000年前後,蓼堤鎮的農業發展出現滑坡。為了加大農業發展,蓼堤鎮黨委、鎮政府發展不同特色的種植經濟,建成了大蒜種植基地、辣椒種植基地和雜果種植基地。
2001年,開封市杞縣的大蒜種植獲得大豐收。考慮到與杞縣氣候、土壤相似的特點,鎮黨委、鎮政府決定採用典型示範、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的方法在全鎮推廣大蒜種植。鎮裡先邀請來了杞縣的大蒜種植專業戶進行巡迴演講,對比種植大蒜與種植傳統農作物的利潤,幫助農民算好經濟賬。隨後,鎮裡又為願意種植大蒜的農戶免費提供蒜種,並承諾如果種植大蒜的效益不好,將不再收蒜種的成本。為了消除農民在銷售時產生的顧慮,鎮裡還成立了大蒜銷售經紀人隊伍,幫助農民銷售大蒜。
2001年,蓼堤鎮在大寨、大崗、彭寨等村建立了5000畝的大蒜種植基地,其中大寨村90%的農民種植了大蒜。在大蒜喜獲豐收後,2002年蓼堤鎮的大蒜種植面積開始以大寨村為中心輻射到劉東、劉西、魏樓等9個村,形成了2萬畝的種植規模。同年,蓼堤鎮建設優秀農產品綠色無公害基地的申請獲得批准,2萬畝的大蒜種植基地成為睢縣第一批獲得綠色無公害基地的3個種植基地之一。蓼堤鎮的大蒜已成為供不應求的搶手貨。
2002年,蓼堤鎮建成了以沈源村為中心輻射周邊村莊的5000多畝辣椒種植基地,辣椒種植基地以種植秋季辣椒為主。秋季辣椒7月份育苗,冬季成熟後儲存起來,等到春節前上市,價格能夠比平時翻一倍。為了提高辣椒種植的利潤,鎮裡招商引資建設了辣椒烘乾廠,對秋季辣椒進行初加工,並引導農民在秋季辣椒成熟後利用種植秋季辣椒的塑膠大棚發展其他反季節蔬菜。
利用崔樓、鄭傳堂、婁河等村土地沙化程度高的特點,從2001年起,蓼堤鎮開始在這些村大量種植日本大紫李、日本愛當梨、日本凱特杏等果樹,形成了3000多畝的雜果種植基地。
特色種植基地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僅辣椒種植和大蒜種植兩項,每年就為農民增收近億元。
龍頭企業帶動農業
去年,與山東雨潤集團合資的蔬菜速凍產品加工廠落戶蓼堤鎮,這是睢縣第一家建成並投產的蔬菜速凍產品加工廠。
在該廠建成投產前,蓼堤鎮黨委、鎮政府已經開始引導農民種植甜玉米,為即將投產的蔬菜速凍產品加工廠提供貨源。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努力下,當年甜玉米的種植面積就達到千畝,保障了日生產能力20噸的蔬菜速凍產品加工廠的原料供應,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今年,該廠生產的甜玉米速凍食品已經打開廣州、上海等地市場,產品供不應求。抓住這個商機,鎮黨委、鎮政府又開始進一步擴大甜玉米種植,同時抓住蔬菜速凍產品加工廠準備推出速凍豌豆等新產品的機會大力發展豌豆、青豆的種植,希望通過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農民增收。
圍繞龍頭企業發展農業,以工業發展帶動農業發展是蓼堤鎮的發展策略。2003年,同發木業有限公司在該鎮建成投產,該公司加工生產的棺木板遠銷韓國。鎮裡還大力發展桐樹、楊樹種植,綠化造林16萬畝,形成了以大寨村、高寨村為中心的林業帶。
抓區域優勢搞建設
蓼堤鎮地處杞縣、睢縣、民權縣3縣交界處,距離各縣縣城均在15公里左右。抓住這一區域優勢,鎮黨委、鎮政府提出把蓼堤建設成3縣區域中心鄉鎮、工商業城鎮。
以往每逢集會,蓼堤鎮的府前街和中山路都會被趕會的農民和商販堵個水泄不通,既影響了交通,也不利於商業的發展。為了打造區域中心鄉鎮、工商業城鎮,從去年5月份起,蓼堤鎮開始發展小城鎮建設,先後拓寬了鎮中心主要街道路面。其中府前街和中山路的路面從過去的4米拓寬到現在的12米,街道則分別從7米拓寬到30米、20米,拓寬後的街道增加了對集市的承受能力,鎮中心的交通情況也得到極大改善。
去年,蓼堤鎮在小城鎮建設中修建新路、翻新舊路6公里,東大街、中環路、西大街的拓寬建設在今年啟動,預計10月份完成,在鎮中心形成四縱兩橫的交通格局。
商丘市睢縣蓼堤鎮VS開封市杞縣裴村店鄉
蓼堤鎮:
轄27個行政村,耕地面積5.7萬畝,人口4.6萬人。該鎮是農業大鎮,形成了以大蒜種植、辣椒種植、雜果種植為主的農業經濟。
裴村店鄉:
轄29個行政村,耕地面積7.8萬畝,人口5.8萬人。以板材加工、大蒜種植、辣椒種植、食用菌種植為主,曾被評為河南省標準化生產鄉鎮和河南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來源: 商丘報業網——京九晚報 作者: 文\晚報首席記者 賈若晨 圖\晚報首席記者 傅青
創作人張本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