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顫

簡介

震顫是眼球震顫的簡稱,眼球震顫是指兩眼球的一種不自主的往返運動。又分為水平震顫,垂直震顫。眼球震顫是最嚴重的眼病之一,屬於難愈性弱視。

又分為水平震顫,垂直震顫。眼球震顫涉及眼科、耳科、神經科,是一種疾病的症狀,常常發生在患有眼科疾病的人身上,稱為眼源性眼震,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角膜混濁、先天性玻璃體混濁、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無虹膜、全色盲、白化病。還有一些幅度較大的眼球震顫,常見於斜視、弱視、高度遠視、近視、散光、混合性散光的兒童。還有一些眼球震顫與眼科疾病無關,稱為非眼源性眼震。

輔助檢查

一般檢查

直接觀察患者注視正前方或令患者追隨檢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動時的眼震情況。有些需單眼遮蓋進行檢查。為此,檢查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1.是隱性或潛伏性還是顯性眼球震顫。
2.眼震是聯合性—兩側眼球的運動彼此一致,還是分離性。
3.眼震的類型、方向、程度、頻率、幅度等。
4.有無休止眼位。

特殊檢查

眼震電流圖等器械檢查。眼球震顫眼球震顫是指兩眼有節律不隨意地往返擺動。這是一種與視覺、迷路及中樞等控制眼球位置有關的因素所致眼位異常,也是為適應身體內外環境改變而出現的代償性動作。
病因及危險因素
根據引起眼球震顫的病因,眼球震顫可分為四類:
1.眼性眼球震顫它指黃斑部中心視力障礙使注視反射形成困難而形成的眼球震顫。
(1)生理性注視性眼球震顫它包括斜性眼球震顫、視覺動力性眼球震顫和隱性眼球震顫等。
(2)病理性注視性眼球震顫它包括盲性眼球震顫、弱視性眼球震顫、職業性眼球震顫等。
2.前庭性眼球震顫
3.中樞性眼球震顫
4.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

症狀:

1、跳動型:眼球呈明顯速度不同的往返運動,當眼球緩慢地轉向加一方向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又突然以急跳式運動返回。所以此型震顫有慢性和愉相的表現,慢性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矯正運動,快相方向作為眼球震顫的方向,快相與病因有關。
2、擺動型:眼球的擺動猶如鐘擺,沒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兩則相等。多見於雙眼黑蒙和弱視患者。

視力減退
由於黃斑發育不好或因震顫引起的混亂不利於黃斑進行注視,注視反射不能發展。
物體運動感
視外界物體有動盪感,眩暈、噁心,嘔吐,常把不動的物體感覺為不停地往返移動。
復視
中樞性眼球震顫多有震顫性復視。
代償頭位
頭轉向眼球震顫常伴有先天性白內障或白化症等,有明顯的視力障礙,震顫的形式多為速度相等的擺動性、水平性震顫。後天性常為垂直性或鏇轉性震顫。
中樞性眼球震顫
為炎症、腫瘤、變性、外傷、血管性疾病引起前庭或其與小腦幹的聯繫通路發生所致的眼球震顫,多為衝動或水平性眼球震顫,一般無眩暈症狀,但有時出現震顫性復視。
先天性特發性眼球震顫
多為衝動或水平性,注視時更顯,無明顯器質病變。視力下降多為物像震顫所致,因此在慢相方向某一區內可出現震顫減輕現象,即休止眼位時此處可明顯提高視力。

眼球震顫弱視治療

眼球震顫弱視的治療原則(參考劉東光教授網)

危害性

(1)為難愈性弱視。
(2)易導致或伴有斜視
(3)易形成偏頭看等。

治療的具體方法

早期:
 治療弱視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2-3歲前視力容易治到0.7-0.8,難愈性弱視,常常需要使用第3代以上的強化型複合弱視儀長期治療才能獲得好的效果。
配鏡:
(1)配鏡的度數較常規減少50到100度(近視按常規配鏡) (2)偏頭驗配眼鏡,鏡片頂點距儘可能<10mm,以便減少因鏡片晃動而加重物像晃動的作用。
(3)弱視儀治療:弱視本質上可看成是一種視力“萎縮”或視細胞“睡覺”,弱視儀的作用在於喚醒“睡覺”的視細胞或鍛鍊“萎縮”的視力增加視力。
(1)儘早用雙目式弱視儀,最好用第3代以上。4~5代複合儀可以定製眼球振顫專用訓練視標。
(2)多作偏頭減顫下的弱視治療。
(3)鼓勵偏頭減顫注視。
(4)雙眼習慣頭位觀察始治視力及進展視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