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B超檢查

超聲探查是利用聲能反射特性,構成波形或圖像,來觀察人體解剖結構和病理變化的一種診斷方法。超聲對人體無害,顯示病變明確,操作簡單,儀器價格相對低廉,現已在包括眼科的醫學領域廣泛套用。

【概述】

超聲探查是利用聲能反射特性,構成波形或圖像,來觀察人體解剖結構和病理變化的一種診斷方法。超聲對人體無害,顯示病變明確,操作簡單,儀器價格相對低廉,現已在包括眼科的醫學領域廣泛套用。

【原理】

超聲是由鑲嵌在探頭內的換能器所產生的,並沿一定方向向前傳播。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組織界面發生反射,部分聲能反射而回,稱為回聲。每遇一個界面產生—個回聲,回聲被換能器接收,形成光點顯示在監視器螢幕上。回聲按換能器接收的時間順序排列成行,形成光點線。如果把探頭在眼前掃描一次,螢幕上形成許多光點,這些光點使構成一幅眼球和眼眶的斷層圖像,可以觀察眼球、視神經、眼外肌、眶內大血管、眶脂肪以及這些結構的病變。由於超聲的傳播不受組織透明度的限制,眼屈光間質混濁時和球後各種病變也能顯示出來。

【方法】

採用直接接觸法,患者仰臥檢查床上,輕閉雙眼,眼瞼塗耦合劑,探頭置於上眼瞼中部,探頭標記指向12點,螢幕即顯示二維圖像,探頭標記所指的圖像位於圖像上方。探頭稍向外移並向外側傾斜,即可顯示晶體後界面、玻璃體和視神經,為軸位掃描。而後向左、右移動探頭,變換接觸位置,並轉動探頭握把角度,使全部眼球和眼眶經過一次全面縱向掃描。然後橫向掃描,探頭標記指向3點(右眼)或9點(左眼),上下移動。然後在眼球-眶壁之間,不通過眼球直接掃描。兩次掃描,避免遺漏。發現病變後,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進行詳細檢查。對於占位病變,應觀察其位置、範圍、形狀、邊界、內回聲、聲衰減和硬度。對於眼球突出而未發現占位病變者,應注意眼外肌、視神經、球後脂肪墊和眼上靜脈的形狀和寬度,並進行兩側眼和眼眶的對比。探查中需常調節增益,或圖像凍結後進行後處理,以便於觀察回聲強度,進行鑑別診斷。

【正常B超圖像】

正常B超圖像因顯示部位不同而異。行軸位檢查,可見晶體後界面弧形回聲光帶,因玻璃體缺乏聲阻界面顯示為廣大的暗區,後側弧形光帶為眼球壁(包括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回聲,其後橫“w”形光團,表示球後脂肪和其他軟組織結構回聲,中央銳三角無回聲區代表視神經。非軸位探查,晶體回聲不出現,球後光團呈三角形。探查眼外肌需將探頭向相反方向傾斜,是聲束與被檢查肌肉垂直入射,眼外肌為低回聲光帶。轉動眼球可追查至眼外肌止點。眼上靜脈在視神經和上直肌之間,正常情況不能顯示。

【眼眶異常B超圖像】

球後脂肪墊為強回聲光團,眶內腫瘤、炎症和液性腫物回聲性均較脂肪為弱,表現為相對弱回聲區或無回聲區。
1、無回聲暗區 表現為眼眶強回聲區內出現液性暗區,如單純性囊腫、血腫、膿腫、粘液囊腫、腦膜膨出,以及淋巴浸潤性炎性假性腫瘤等少間質腫物,也可表現為暗區。衰減強的腫物雖也呈暗區,但缺乏後界回聲,靈敏廢提高后出現內回聲,名衰減暗區。
2、弱回聲區 見於視神經膠質瘤、神經鞘瘤、肉瘤、炎性假瘤、嬰兒血管瘤等。有囊腫瘤表現邊界銳利、圓滑,無囊腫物邊界不清或不整齊。
3、中等回聲區 淚腺混合瘤、皮樣囊腫、神經鞘瘤等。
4、強回聲區 海綿狀血管瘤、淋巴管瘤、異物、靜脈石、皮樣囊腫等。
5、正常結構異常 眼外肌腫大見於炎症、甲狀腺相關性眼病、頸動脈海綿竇瘺和腫瘤浸潤或壓迫。視神經腫大多為腦膜瘤、膠質瘤和炎症。眼上靜脈增粗伴有搏動見於頸動脈海綿竇瘺。眼球增大見於高度近視或牛、水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