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娘墓

真娘墓

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蘇州名妓。

真娘其人

唐時吳中名妓。唐范攄《雲溪友議》卷六:“真娘者,吳國之佳人也,時人比於錢塘蘇小小,死葬吳宮之側,行客慕其華麗,競為詩題於墓樹。”清閻爾梅《觀虎丘祭厲壇者》詩:“短簿簪花儺厲鬼,生公舉箸飯真娘。”沉礪《虎丘吊闔閭》詩:“真娘聲價艷千秋,多少新詩詠虎丘。”

真娘傳說

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蘇州名妓。出身京都長安一書香門第。從小聰慧、嬌麗,擅長歌舞,工於琴棋,精於書畫。為了逃避安史之亂,隨父母南逃,路上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被誘騙到山塘街“樂雲樓”妓院。因真娘才貌雙全,很快名噪一時,但她只賣藝,不賣身,守身如玉。其時,蘇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蔭祥,人品端正,還有幾份才氣。偏偏愛上青樓中的真娘,想娶她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絕。王蔭祥還是不罷休,用重金買通老鴇,想留宿於真娘處。真娘覺得已難以違抗,為保貞潔,懸樑自盡。王蔭祥得知後,懊喪不已,悲痛至極。斥資厚葬真娘於名勝虎丘,並刻碑紀念,載花種樹於墓上,人稱“花冢”,並發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過真娘墓,對絕代紅顏不免憐香惜玉,紛紛題詩於墓上。
傳說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沒有香味,死後其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就帶有了香味,所以叫茉莉花又稱香魂,茉莉花茶又稱為香魂茶。虎丘周邊的花農以此窨茶製成茉莉花茶。

真娘墓

亦作“真娘墓”。在今江蘇蘇州市虎丘西。唐白居易《真娘墓》詩:“真娘墓,虎
虎丘古真娘墓
丘道;不識真娘鏡中面,唯見真娘墓頭草。”唐李商隱《和人題真娘墓》詩自註:“真娘,吳中樂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清吳蘭修《黃竹子傳》:“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真娘墓一吊,薄命人死無恨耳
《真娘墓》  真娘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識真娘鏡中面,唯見真娘牆頭草。
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
脂膚荑手不牢固,世間尤物難留連。
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

作品鑑賞

關心婦女命運
白居易的一生中,十分關心婦女的命運,曾經寫下不少的詩作,從多角度反映在封建社會壓迫下婦女們的不幸遭遇,其中包括那些淪為歌妓的少女們,對她們的悲慘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真娘墓》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歌妓真娘
真娘是唐代蘇州著名的歌妓。據說她本是一個姓胡人家的女兒,父母雙亡,孤苦伶仃,被騙墮入青樓,因容貌姣美、擅長歌舞而成為名噪一時的吳地佳麗。但她人品高潔,守身如玉,立志不受侮辱,為反抗鴇母的壓迫而投繯自盡,葬身虎丘,墓在劍池之西的虎丘寺側。白居易在敬宗寶曆元年出任蘇州刺史時,在一年多的任期內,曾十二次遊歷虎丘,並重開虎丘寺路,種植桃李蓮荷二千餘株。並且在這一時期憑弔真娘墓時,懷著無限惋嘆之情寫下了此詩。
憐惜之情
“真娘墓,虎丘道。不識真娘鏡中面,唯見真娘牆頭草。”意思是說:真娘的墓地就位於這著名的虎丘路旁,當我來到真娘墓前憑弔的時候,她那美麗的容顏再也見不到了,所見到的只有一座孤墳、荒草叢生而已。這裡的“牆頭”是墳牆上的意思。這四句在對真娘墓坐落之地和憑弔時所見的敘述中,已流露出詩人對這位潔身自好的薄命紅顏的無限憐惜之情。
筆力高絕
“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牢固,世間尤物難留連。”。平生對世間上一切美好事物都無限憐愛的詩人,見到梅花的衰落、牡丹的枯萎、桃李的飄零、荷花的枯敗都要感傷挽嘆,對那些美麗純潔的女性受到蹂躪、摧殘更是痛心疾首。在白居易的詩集裡,昭君的青冢、蘇小小墓、燕子樓、館娃宮,都留下了深情憑弔追悼的詩篇,因此當詩人來到真娘墓前,面對一抔黃土、墳頭的荒草、想到當年容顏如玉的真娘,為了保持冰清玉潔的少女之身而投繯自盡的時候,正是青春爛熳之時,正像那初開的桃花、李花和蓮花遭到兇猛的霜雪風雨摧殘零落一樣,這的確非常令人痛惜。詩人想:那手指像茅草的嫩芽、肌膚像凝凍的脂膏似的姣美的少女,豈能經受得起霜刀雪劍的摧殘呢?世間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為什麼總是難以久存,造物主既然把那些美好的事物帶到人間,為什麼不讓她們留連在世而總是過早地把她毀滅呢?“尤物”:突出的事物,多指美麗的女性。至此,詩人意猶未盡,心潮難平,被真娘的悲慘命運和堅貞不屈的性格深深地感動著。在真娘的墓前來回地徘徊著,反覆地詠嘆著。繼而又寫道:“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世間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總是象那塞北之花、江南之雪那樣來去匆匆,瞬間即逝,難以久留。詩寫到這裡。戛然而止,余蘊無窮。這四句,不是詩意的簡單重複,而是詩人感情的深化和升華,心潮難平的寫照。高步瀛《唐宋詩舉要》批云:“逕住,筆力高絕”。這四句正是“高絕”有力之筆。
藝術感染
這首詩的高明之處,在於詩人對真娘的美麗容顏、對她的無限惋惜和同情,對醜惡勢力的無情鞭撻。對美好事物的憐愛,不從正面著筆,而採用博喻的手法,以初開的桃花、李花、荷花比喻真娘的錦瑟年華,用“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比喻真娘的姣美,用“塞北花、江南雪”比喻真娘生命的短暫,再以“風”、“霜”比喻那些摧殘美好事物的邪惡勢力。通過這一系列的形象比喻,使全詩對比鮮明,意象生動,意境深遠,含蓄深致。全詩採用三字句與七字句交錯的形式,不僅使詩的外形構築兼有整飭的錯綜之美,更增強了詩的節奏感,在參差錯落的音節和詩行里融注著詩人痛苦、悲憤、惋惜、感傷的強烈感情,增強了全詩的藝術感染力。

真娘墓詩鈔

白居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認真娘鏡中面,惟見真娘墓頭草。
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
脂膚荑手不牢固,世間尤物難留連。
難留連,易銷歇。
塞北花,江南雪。
劉禹錫
薝蔔林中黃土堆,羅褥繡帶已成灰。
芳魂雖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開。
幡蓋向風題舞袖,鏡燈臨曉似妝檯。
吳王姣女墳相近,一片行雲應往來。 
李商隱
虎丘山下劍池邊,長遣遊人嘆逝川。
罥樹斷絲悲舞席,出雲清梵想歌筳。
柳眉空吐效顰葉,榆莢還飛實笑錢。
一自香魂拈不得,只應江上獨嬋娟。
譚銖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蕭條盡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前獨題詩。 
李紳
一株繁艷春城盡,雙樹慈門忍草生。
愁態自隨風燭滅,愛心難逐雨花矜。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塵有梵聲。
還似錢塘蘇小小,只應回首是卿卿。
周葉秋
【枉香魂】
千人石流劍池芳,劍靈叄仟伴吳王。
枕石拱冠迎秋香,京城才子問路忙。
虎丘七煉巍然立,怎奈雷峰殘垣涼。
阮郁痴枉小小望,憨泉何曾映真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