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斑並脊天牛

眉斑並脊天牛

眉斑並脊天牛的學名是Glenea cantor;別名是眉斑楔天牛;體長7-25mm;分類是鞘翅目 Coleoptera;亞目是多食亞目是Polyphaga;總科是天牛總科 Cerambycoidea 。

基本信息

名稱

眉斑並脊天牛

分類地位

學名Glenea cantor (Fabricius)

別名 眉斑楔天牛

分類 鞘翅目 Coleoptera

亞目 多食亞目 Polyphaga

總科 天牛總科 Cerambycoidea

科 天牛科 Cerambycidae

亞科 溝脛天牛亞科 Lamiinae

族 多星天牛族Sperdini

屬 並脊天牛屬 Glenea

寄主範圍

眉斑並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 成蟲喜食木棉和美麗吉貝,其次是蜆木、苦楝和桂花樹;不食樹種包括芒果、扁桃、荔枝、龍眼、七葉樹、板栗、人面子、紫羊蹄甲、白蘭、夾竹桃、黃皮樹、桃樹、大花紫薇、陰香、垂葉榕、隆緣桉、竹柏、枇杷、鳳凰木、海南蒲桃、蝴蝶果、構樹、相思樹、柚子樹、海紅豆、油桐、楊柳、石栗、無患子、木鳳梨、南洋杉。

形態特徵

雄蟲體型較瘦小,體長12.7毫米;雌蟲體型較粗壯,體長15.5毫米,其腹部末節的腹

眉斑並脊天牛

面中央有一細縱凹溝。成蟲鞘翅淡黃褐色,肩角黑色,小盾片黑色,後緣灰白,每個鞘翅端部有兩個黑斑,被灰白色絨毛所隔開。鞘翅肩部最寬,肩以後收窄,略似楔形,鞘翅外端角刺狀,翅面刻點較細緻。頭、胸被覆濃密乳白至乳黃色絨毛,頭頂有三條黑色縱斑,中央一條較細長,額區有2個較大黑斑,前胸背板共有12個黑斑,前6個後6個呈橫排列,中、後胸側面也具有黑斑。前、中足棕紅色,後足黑色。體腹面被灰白或灰黃色絨毛。腹部每節兩側也各有一個黑斑。

觸角柄節外側具顯著的縱脊。

生活習性

該蟲一年1代,在廣州和深圳4~7月份可見成蟲出現,成蟲在此期間仍能啃嫩葉柄以作補充營養。幼蟲孵出後先在樹木韌皮部處取食,後蛀食莖幹木質部,往往導致樹木生長嚴重受阻。

防治措施

捕捉成蟲

眉斑楔天牛成蟲羽化後有補充營養習性,如在低矮木棉為害,可人工捕捉。

鉤殺幼蟲

在成蟲產卵期間尋找枝、幹部有新鮮排泄物的孔洞,此時大多數為1~2齡初孵幼蟲在皮層活動階段,用嫁接刀即能挑出初孵幼蟲。

化學防治

發現新鮮蛀孔,先用嫁接刀將蟲糞、木屑清除,然後用塑膠噴壺從上向下灌注80%敵敵畏或50%殺螟松1:50倍液。在深圳仙湖植物園試驗:於成蟲產卵高峰期開始注射“樹蟲一針淨”(產品在試驗階段,配方未公開,西北農業大學產品),每隔一個月注射一次,根據樹徑大小,每次1~2支,連續3~4次,效果良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