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許

相許,漢語辭彙。拼音:xiāng xǔ。釋義:1、謂願許終身。2、泛指表示應允,允許。3、讚許。

基本信息

出處與詳解

①南朝·梁·沉約《夜白紵》詩:“ 秦箏齊瑟燕趙女,一朝得意心相許。”

②唐·顧況《梁廣畫花歌》:“手把梁生畫花看,凝嚬掩笑心相許。”

2:泛指表示應允,允許。

①《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公子之言是也。但諸( 專諸 )有老母在堂,未敢以死相許。”

②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四回《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若得總管如此慨然相許,卻是多幸,多幸!

③《列子·湯問》:“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3、讚許。

①宋·王禹偁《謫居感事》詩:“流輩多相許,時賢亦見推。”

②陸嵩《贈龔藍生照琪大令》詩:“相逢一語感相許,便與深衷吐款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