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承

相承

相承,漢語辭彙。 拼音:xiāng chéng, 意思是1、先後繼承;遞相沿襲。2.上下相托。

詞目

相承

拼音

xiāng chéng

解釋

1.先後繼承;遞相沿襲。

①《易·歸妹》:“跛能履吉,相承也。”

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世中書翰,多稱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

③[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 蔡州 自 吳少誠 已來,相承為節度使,亦微有功效。”

④宋歐陽修《跋<永城縣學記>》:“ 唐 世執筆之士,工書者十八九,蓋自 魏 晉 以來風流相承,家傳少習,故易為能也。”

⑤朱自清《經典常談·說文解字第一》:“ 秦 以前是文字發生與演化的時代,字型因世因國而不同,官書雖是系統相承,民間書卻極為龐雜。”

⑥聞一多《四傑》:“如果我們再知道他們是好到如之問《祭楊盈川文》所說的那程度,我們便更能瞭然於王、楊與沈、宋所以是一脈相承之故。”

2.上下相托。

[宋]郭彖《睽車志》卷二:“枝葉扶疎,蘂蕚相承,宛然如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