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危險度

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亦稱危險度比,是暴露組的危險度(測量指標是累積發病率)與對照組的危險度之比。暴露組與對照組的發病密度之比稱為率比(rate ratio)。危險度比與率比都是反映暴露於發病(死亡)關聯強度的指標。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又稱率比(rate ratio),是暴露組發病率(Ie)與非暴露組發病率(Iu)的比值。相對危險度表明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是對照組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多少倍。人體受到輻射照射時,體內某一組織或器官隨機性效應的危險度係數與全身受到均勻照射時總危險度係數之比。

計算公式

RR=暴露組累積發病率(或死亡率)/對照組累積發病率(或死亡率)

基本內容

相對危險度

目錄

概述計算方法意義其他

編輯本段概述

相對危險度是醫學術語.

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又稱率比(rate ratio),是暴露組發病率(Ie)與非暴露組發病率(Iu)的比值。

編輯本段計算方法

列隊研究資料整理表

分 組 病 例 非 病 例 合 計 發 病 率
暴露組 a b a+b=n1 a/, n1
非暴露組 c d c+d=n0 c/,n0
合計 a+c=m1 b+d=m0 a+b+c+d=t

從表中我們可以得到Ie =a/ n1,Iu=c/ n0

即RR=Ie/Iu=( a/ n1)/( c/ n0)

意義

相對危險度表明暴露組發病率或死亡率是對照組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多少倍。說明暴露組發病或者死亡的危險性是非暴露組的倍數。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應越大,暴露與結局的關聯的強度越大。其數值意義:

1.RR為0.9~1或1.0~1.1,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無關聯;

2.RR為0.7~0.8或1.2~1.4,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有弱的關聯;

3.RR為0.4~0.6或1.5~2.9, 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有中的關聯;

4.RR為0.1~0.3或3.0~9.9,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有強的關聯;

5.RR小於0.1或大於10,說明暴露因素與疾病關聯很強。

與AR的關係

歸因危險度(AR)是暴露組發病率與對照組發病率相差的絕對值。RR與AR都是表示關聯強度的指標,但其流行病學意義不同。RR說明暴露者與非暴露者比較相應疾病的危險增加的倍數;AR則是暴露人群與非暴露人群比較,所增加的疾病發生數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減少這個數量的疾病發生。前者具有病因學意義,後者具有疾病預防和公共衛生學上的意義。

編輯本段其他

相對危險度權重因子(relative risk weighting factor)

人體受到輻射照射時,體內某一組織或器官隨機性效應的危險度係數與全身受到均勻照射時總危險度係數之比。是評價人體單個器官或限於幾個器官受到輻射照射時引入的修正因子。 例如,根據ICRP提供的反映人體各器官或組織輻射敏感性的危險度係數,受到全身均勻照射的個人,發生遺傳效應(最初兩代的嚴重遺傳疾患)和致死性癌症的總危險度係數為1.65×10-2Sv-1,性腺受照隨機性效應危險度係數為0.4×10-2Sv-1,因此,性腺相對危險度權重因子為0.25。

ICRP 1990年建議書用組織權重因子代替了相對危險度權重因子。

開放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