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宅

相宅,詞語,其意是指擇地定居。

詞語信息

【詞目】相宅
【拼音】xiāng zhái
【釋義】
1、擇地定居。
2、舊時迷信,以觀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種方術。

詳細解釋

1、擇地定居。
《書·洛誥》:“公(周公)不敢不敬天之休,來相宅,其作周匹休。” 章炳麟 《排滿平議》:“藉令馬(馬融)、 高(高誘)舊訓或有差譌,則三苗容是今之苗族,然其相宅神州,與漢族孰先孰後,史官亦無以質言矣。”
2、舊時迷信,以觀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種方術。
《晉書·魏舒傳》:“﹝舒﹞少孤,為外家寧氏所養。寧氏起宅,相宅者云:‘當出貴甥。’”宋何薳 《春渚紀聞·烏程三魁》:“余拂君厚,霅川人也。其居在漢銅官廟後,溪山環合。有相宅者言:‘此地當出大魁。’”宋周密《齊東野語·楊府水渠》:“一僧善相宅,云:‘此龜形也,得水則吉,失水則凶。’”《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洛邑為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適均,所以成王命召公相宅,周公興築,號曰東都,宮室制度,與鎬京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