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願三

一九二五年大學畢業,回到河南,從此開始了教學、寫作兩者並重的雙軌生活。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後,兩河中學遷回開封,他又回到這學校教書。 盧願三一九五八年元月病故後,學校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盧願三是河南省汲縣人,生於清光堵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一九五八年元月病逝於開封,享年六十三歲。
他出生在一個基督教信徒的家庭中,國小、中學都是在汲縣基督教會所辦的學校上的,這些學校重視英語、培養了他對英語的愛好。他的長兄曾跟他說:“只要學好英語,一輩子就有指望”。這也促使他更加勤奮地學好英語,這時,他已成為一個基督教信徒了。一九一八年中學畢業後。曾在汲縣為一個西方人充當華語教師。一年後,聽說開封聖安得烈學校可以資助上大學,就到開封進入了這所學校。
聖安得烈學校是聖公會主教加拿大人懷履光所創辦(校址在開封南關醫院前街),這個學校創辦的目的,就是培養通達英語的人才,所以學校特別重視英語。英語課一般都由加拿大人或英國人教授,其它科目,如世界史、中外地理、數學、“格致”(自然科學知識)等也都是用的英文課本。盧願三在這學校進修了一年,打下了優異的英語基礎。
一九二O年,他經教會資助,到武昌進了文華大學英文系,提供了深造的有利條件,好的環境。他在這裡學習了大量的西方文學名著,不僅英語程度繼續提高,文學方面的造詣也逐步加深。因而,在大學期間,即已開始了寫作生活,有時翻譯點外國小說,有時也寫些詩歌、散文、短篇小說之類,在報刊上發表。這期間,已經開始向外文報紙投稿了。
一九二五年大學畢業,回到河南,從此開始了教學、寫作兩者並重的雙軌生活。他在教育界三十多年,一直擔任中學教師,多是教的高中英語課。
一九二五年,進開封省立二中執教,一九二九年到洛陽,在省立八中教書,一九三O年又回開封,先後任教於聖安得烈、濟汴、黎明、河大附中、兩河等中學,以在兩河中學時間最長,直至一九三八年初日寇進逼豫東,兩河中學南遷鎮平。他因受上海《字林畫報》社聘為記者,留在開封。
一九三八年六月,日寇占領開封,淪陷期間,他進開封師範學校任教,擔任國文課,後來當了訓導主任,最後還當了一段校長。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後,兩河中學遷回開封,他又回到這學校教書。一九四六年五月,轉入聯合國在開封設立的河南救濟分署,擔任編譯。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分署停辦。不久又回兩河中學,同時在開封高中兼課。一九四八年八月,到南京擔任金陵神學院和陸軍訓練處的翻譯。同時還擔任上海《密勒氏評論報》的記者,在南京從事新聞活動。
一九四九年七月,回到開封。任上海《密勒氏評論報》記者。同時在私立華陽中學(天主教義大利人創辦)教書。從一九五O年五月,入河大行政學院師訓班學習政治,九月間畢業,到蘭封中學任教師。一九五一年秋又回開封,在私立靜宜女中(天主教美國修女院創辦)教書,至一九五三年九月,因這所學校改為開封市立第二女中,裁掉高中部,專辦國中。他由市教育局調到開封四中,直至一九五八年病逝。
盧願三於一九五三年八月,在開封二女中教書時加入了民盟,曾參加開封民盟組織的一些學習及活動。
盧願三一九五八年元月病故後,學校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遺有子女四人,長子捷飛、次女秀飛,都是醫生,分別工作於開封市第一、二人民醫院;大女麗飛、次子壯飛,均為教師,在外省教育界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