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月波

 盧月波,清光緒二十年(1894)生於倉前山三叉街一個店員家庭,光緒二十七年入私塾啟蒙,光緒三十一年轉入福州市益聞國小就讀。

月波(1894~1983)
 盧月波,清光緒二十年(1894)生於倉前山三叉街一個店員家庭,光緒二十七年入私塾啟蒙,光緒三十一年轉入福州市益聞國小就讀。宣統元年(1909)入福州鶴齡英華書院學習。同年他受民主革命思潮影響加入革命黨人組織的橋南體育會。該會以練武健身為名,暗中組織革命青年,為武裝起義作準備。盧月波同部分同學一道勤學苦練,掌握了初步的軍事技能。
宣統三年(1911)九月中旬,福建同盟會決定舉行武裝起義,回響武昌起義。九月十八日晚,月波背著父母,自願報名參加學生炸彈隊,進城協同革命軍戰鬥。福州起義成功後,月波因年紀尚小,仍回英華書院續學。月波在校中學習勤奮,成績優秀,畢業後考入北京稅務專門學校。他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薰陶,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愛國學生運動。“五四”運動期間,月波同北京高校學生一道參加示威遊行,怒燒賣國賊曹汝霖的住宅。
民國8年夏,月波從學校畢業,被派往海關任職。民國17年,調到福州三都澳海關任職,他組織海關內華人成立“三都海關華人聯合會”,為提高海關內華人的待遇而鬥爭,使華人在海關內的地位有所提高,生活和工作有較大的保障。民國20年,月波調任上海江海關幫辦,時值日本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他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感到不滿,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6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月波參加上海海關抗日後援會工作,帶領全家日夜趕作衣服支援前方將士,還捐獻出家中保存多年的銀杯、銀盾等十幾件值錢的東西支援抗日,並四處為抗日募捐。同年10月,他調任福建泉州海關稅務司。時福建各口岸被日本海軍封鎖,月波奉命開闢泉州同香港的通商業務,他組織商民同日軍展開反封鎖斗爭,成績顯著,於民國30年被提升為閩海關副稅務司、代理稅務司,負責全省的海關工作。民國35年,月波調任香港九龍海關稅務司。民國37年,他在海關工作已30年,按規定自動呈準退休。
民國38年(1949)大陸解放後,月波嚮往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從九龍繞道上海,於年底回到福州。他認定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鼓勵大兒子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8月,他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2年以後開始學習俄語,1960年獲得福州市業餘大學俄語系畢業文憑,1957年以後在台江區創辦民辦勤工中學並擔任校長,1964年應聘到廈門英專執教。1966年以後,他不再從事教學工作,轉而從事對台工作,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盡力。1981年,參加福建省召開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紀念大會,被譽為辛亥革命老人。他歷任福州市政協第三、四、五屆委員會委員、對台工作組組員、副組長、省文史館館員等職務。1983年12月,盧月波病逝。享年9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