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民

盧志民

盧志民,紅嘴集團總裁,任中國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曾任四平市政協副主席,與共和國同齡。 1949年5月8日,出生於紅嘴村一個農民家庭。1968年10月,國中畢業返鄉務農,後來到城裡一家工廠做臨時工。1971年,出任紅嘴二隊隊長,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冒險組織社員搞副業,1976年被打成“年輕走資派”,撤職、關押108天。1978年二次出山,痴心不改,1979年帶領民眾起步辦工業,用20年時間,率先實現農村“三化”。2008年當選為奧運火炬手(在延吉跑)

人物簡介

盧志民盧志民

盧志民,紅嘴集團總裁,任中國鄉鎮企業協會副會長,曾任四平市政協副主席,與共和國同齡。 1949年5月8日,出生於紅嘴村一個農民家庭。1968年10月,國中畢業返鄉務農,後來到城裡一家工廠做臨時工。1971年,出任紅嘴二隊隊長,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冒險組織社員搞副業,1976年被打成“年輕走資派”,撤職、關押108天。1978年二次出山,痴心不改,1979年帶領民眾起步辦工業,用20年時間,率先實現農村“三化”。2008年當選為奧運火炬手。

個人榮譽

1987年以來,連續三次榮膺“全國十佳農民企業家”稱號,獲農業部頒發的“中國鄉鎮企業功勳”殊榮和全國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全國興村富民百家領軍人物;中國十大最受關注惠農人物;改革開放30年·中國三農人物30人;經濟之星——中國經濟30年30人;“十大傑出村官”;2009中華財富領袖;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驕傲”人物;中國生態文明十大楷模的企業家;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先後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代表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

人物生平

位於東遼河畔吉林省四平市的小屯紅嘴,如今以紅嘴集團這個名字飲譽四方。這裡既不臨疆 ,也不靠海,但紅嘴卻在這裡創造了奇蹟,經濟實力早已超過北方一個中等縣的水平,被稱為 “紅嘴現象”。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創造這個奇蹟的人竟然只是一個不甘平庸的農民,他就是盧志民。

紅嘴有座黃土山。相傳在很早以前,黃土山忽然紅光迸現,遠遠望去,好像女人艷麗的嘴唇。年長的人說,“那是關心人間疾苦的菩薩顯欏!焙嘴也就因此而得名?時光飛轉,沉寂的黃土山,依舊是日出而立,日落而息,伴隨的還是那無邊的貧困。

“光棍四五十,幹活沒分值,牲畜沒飼草,家家沒糧吃”,這就是當年紅嘴二隊的真實寫照。

因為窮,屯裡1/3的小伙子討不上老婆,夜守空房,眼望著房笆,唱著有名的東北二人轉段子《光棍哭妻》;因為窮,屯裡80%的人賭博成癮,賣兒賣女、賣妻賣娘。

盧志民盧志民

越窮越賭,越賭越窮,如此的惡性循環,哪有出頭之日呀!

面對著這么糟的現狀,不甘平庸的盧志明再也沉不住氣了。

1968年的秋天,當選為紅嘴二隊生產隊長的盧志民與會計劉洪義,二人偷偷地搞起了農田管理包乾到戶,年終結算,紅嘴二隊賣商品糧的人均收入全公社第一。

然而,好景不長。1976年夏天,“基本路線教育工作組”進了村,調查後,說盧志民走資本主義道路,只認錢,不認路線,把盧志民關進了牛棚子裡,批鬥了100多天。

真實的歷史,絕頂的荒唐。盧志民10年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10次都被擋在了門外。連黨員還不是的他,一夜之間,竟成了“黨內正在走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108天的“牛棚”遭遇,盧志民無奈、彷徨、度日如年,甚至產生過輕生的念頭,險些去跳河輕生。

後來,被割掉了“資本主義尾巴”的紅嘴二隊,就像是豆腐掉進了灰堆里--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社員們要求、公社又做出決定,收拾紅嘴二隊這個爛攤子,非盧志民莫屬!

受命於危難之中,二次出山的盧志民,依然痴心不改:“讓我乾,還得按過去的道兒來--平掉大寨田,恢復副業隊。”並決定“沙裡淘金”,興辦翻砂廠。這一連串的舉措都發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盧志民的膽識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金可不是好淘的。全隊300多號勞動力,僅兩名國中畢業生,沒有一個懂工業的。黎明時分,徹夜未眠的盧志民忽然想到一個人。他三顧茅廬,請來了畢業於包頭第二工業學校,人稱“小能人”的學鑄造專業張玉佳,任命他為工業副隊長。

生產隊里冒出一個工業副隊長,真叫人“木頭眼鏡--看不透”。這恐怕是盧志民別出心裁,創造的第一個“神州第一”吧。

窮則思變。盧志民借個高音喇叭發布建廠動員令:“咱屯窮,國家也不富,要是等、靠、要,一輩子也翻不了身!”

盧志民說:“那個歷史時期,我們什麼都沒有,連一塊鐵都沒有。最後我們四處撿,各家老百姓齊。翻砂廠連一台電機都沒有,我們把磨米碾磨米的電機拿下來,白天翻砂爐用,晚上再加班給社員磨米。就這么一個小翻砂廠,就掙了7萬多塊錢,是我們種地種菜無論如何怎么精耕細作也掙不來這么多錢的。”

目前,紅嘴集團所屬17個分公司,總資產達43億元,淨資產23億元,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4億元,完成利稅3.2億元,上繳稅金2.05億元,成為四平市第一工業大戶、第一利稅大戶和第一納稅大戶。作為吉林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的傑出代表,紅嘴集團總裁盧志民帶著紅嘴人對奧運的企盼和熱愛,飛赴延吉市參加將於2005年7月16日舉行的奧運聖火傳遞,屆時,他將成為第127名火炬手。

百年奧運就要來到我們身邊,“祥雲”駕臨松遼大地,這次又是如此親近的和紅嘴人聯繫在了一起。這是對盧志民總裁30年創業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紅嘴人的驕傲。必將激勵紅嘴人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挺進!

去年8月29日,盧志民總裁是通過市組織推薦和公開投票相結合的方式有幸成為了全國1880名火炬手中的一員。籍雅琴、李桂珍、趙洪新、董彬、曹發、耿大勇、王岩、於紹文、高亞輝等9名候選者同時脫穎而出,成為代表四平人民參加奧運聖火傳遞的火炬手。

紅嘴集團相關信息

2009年,紅嘴集團完成工業總產值140億元,增長12.9%。上繳國家稅費5.8億元,增長11.1%,其中,上繳四平市2.84億元,上繳梨樹縣1.46億元,域外企業異地納稅1.5億元。金士百公司納稅1.46億元,新天龍公司納稅1.44億元,這兩戶企業納稅額都接近1.5億元。累計實現利潤1.1億元。 集團總資產達80億元,固定資產淨值48億元。啤酒、酒精、飲料、鋼鐵、油脂、印刷、水泥等骨幹企業,具有相當的行業優勢和規模優勢,集團公司進入中國最大企業集團的356位、中國500強企業的433位。 年末員工總數達1.37萬人,員工年收入增長16%,當地人均收入1.2萬元。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紅嘴集團成為吉林省規模大、效益好、後勁足的十強企業之一,進入全國鄉鎮企業百強行列,先後被吉林省政府評為“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模範單位”,被農業部評為“全國首批鄉鎮企業集團”和 “ 全國特大型鄉鎮企業”,被國家計委確認為 “ 全國第一村民小組”,因而贏得“ 神州第一屯”的美譽。2006年10月,紅嘴集團總公司先後被四平市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旗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面紅旗”。

人大代表

盧志民的代表履歷引起記者的濃厚興趣:從1993年八屆人大開始,他已連續四屆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是我省全國人大代表中任期最長的一位。

在我省代表團駐地805房間,盧志民正在審閱《政府工作報告》。當記者說明來意之後,他顯得比較興奮,打開了話匣子:“我當代表20年,先後聆聽過20次《政府工作報告》,曾與3位共和國總理一起面對面審議交談過。”

1996年3月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時任總理李鵬來到吉林代表團。盧志民在發言中介紹紅嘴產值、利稅、創匯等經濟指標時,李鵬插話說:“北方鄉鎮企業能搞到這么多產值,不簡單。農民要致富,必須發展鄉鎮企業,沒有鄉鎮企業,農民奔小康就很難。”盧志民立即著手調整產業結構和投資方向,向農業產業化進軍。收購了梨樹天龍釀酒廠。經過擴建,使食用酒精產銷量居全國首位。

語言謙遜

不講官話講實話,沒有套話都是心裡話,總理喜歡盧志民的語言風格,更欣賞他的議政水平。2008年3月9日,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溫家寶總理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盧志民的發言順序由第7位調到第3位。他說,“這次聽報告最過癮,財政收入突破5萬億,是10年前的10倍。我想,總理睡不著覺的時候,可能都犯愁這么多錢怎么花。”盧志民幽默風趣的發言,共引發溫總理的3次鼓掌,被代表們傳為美談。

盧志民是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他說,我當代表這20年,始終關注的是“三農”問題,代農民說話,為政府建言,共提出20餘條意見和建議,把這些意見和建議歸結起來就是3句話:以產業化提升農業;以工業化富裕農民;以城市化改造農村。我提的《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建議》,得到了溫總理的肯定。溫總理說,我很重視你提的建議,扶持龍頭企業的政策措施不能再拖了,越早越好。談到這裡,盧志民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與總理面對面交談,感受到的是總理的親民作風、公僕風範和我身為基層代表的尊嚴。”

傳達全國“兩會”精神,也是人大代表義不容辭的責任。到了1999年,四平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只有盧志民一人,傳達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精神的任務,就落在了他肩上。坐在聽眾席上的是全市千餘名幹部,有人為他擔心:“兩會”期間,首都和地方各新聞媒體對大會作了充分報導,倘沒有什麼“內幕訊息”,他拿什麼新東西去吸引那些“挑剔”的聽眾?

為人真誠

盧志民畢竟是盧志民。他以一個企業家的眼光,用他特有的真誠,不留情面地剖析了一些幹部觀念上的陳腐守舊;以令人信服的數據和事實,表達了對四平一次次喪失機遇的痛惜和不平;以一個建設者的姿態表達了對實現四平振興人民富裕的堅定信念,說出了機關幹部的共同心聲。兩個多小時的傳達報告,把聽眾緊緊地拴在座位上,並不時博得陣陣掌聲。主持會議的市長說,盧志民的傳達“講真話,不講假話;講實話,不講官話”,給我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思想解放課!

辦企業要有決策水平,當代表要有議政能力。盧志民說,我當代表20年,有兩件事難以忘懷:

一次是在1993年3月28日。第一次參加全國人代會,“兩會”新聞中心就邀請他和吳仁寶等4位農民代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他一夜沒合眼,準備了好多問題,生怕卡殼。有記者問,中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鄉鎮企業如何應對?“暴風雨來臨,現找傘是來不及的。鄉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入世’有基礎;我們紅嘴已與英國巴斯公司合資創辦企業,引進外資4000萬美元,是英國在華投資的最大項目,引進了世界先進技術和已開發國家的企業管理理念。國際化經營的經歷,能夠實現與國際市場的順利對接。”面對“刁鑽”的記者,他對答如流。

再一次是去年12月。他接到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通知:邀請他列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出席這么高層次的會議,他既感到高興,又感到有壓力。盧志民說:“人大是全國最高權力機關,常委會會議實行列席制度,能夠充分聽取基層人大代表的意見,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責任。常委會上,面對那么多法律及法律修正案,我知之甚少。看來,要當好人大代表責任重大,使命不凡,還需繼續努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